刘露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学语文的教学朗读主要是以课本学习为主,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学,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明理的目的,学生在反反复复的朗读当中会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涵,也能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和结构,知道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运用写作方法,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那么,用理性的目光去看待现在的小学语文朗读的问题,寻找合理的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反思朗读就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的首要问题。
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小学朗读大多都是课堂上“讲”的多,课堂后“练”的多,却没有正确的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音读错,漏字,多字,感情不对等一些问题,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无声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文字,所以,也就无法掌握文章主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讲,我们的教学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充分重视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很多教师都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放在了文章的理解上面,重视字、词、句、篇章的内容理解,而忽略了学生与课文,学生和文章情感上的共鸣,忘记了只有孩子融入文章的内容之中,与文章的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伤心,一起忧愁,一起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态,情感和文章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文章的主旨和深意。但我们往往的教学都不舍得去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只会让学生一板一眼的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把鲜活的文章变的呆板无趣,也让小学生自主读书的热情减退,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成为了被动的学习者。[1]
另一方面不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反思和理解,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有的教师过于重视新的花样,而导致了教学的课堂变成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声色并茂的戏剧,让学生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学习的文本也不好好的朗读这样怎么可能会读明白文章。由于小学生第一次朗读的时候,朗读目的不明显,教导方式不当,会让小学生不知道怎么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导致朗读的水平上不去。而且很多学生没有目的的朗读不知道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还有为了应付老师的,读的潦潦草草,这样学生的朗读不仅不会提高反而还会下降。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当中,朗读应该是课堂上最为动听,悦耳的旋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除了通过朗读的形式改变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引起学生的个体情感方面,促进朗读上也是有迹可循的,朗读是把死板的书面语言变得鲜活起来,让无声的文字可以说出它的想法,朗读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以声解义,可以更好的领悟文章的思想,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朗读的方法不仅仅是朗读,还可以通过默读、精读、略读、诵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只有全面的掌握了阅读方式,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习学习,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朗读的方式,这样也能更好的领会文章情感。[2]
在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不同的年纪和教材的特点去合理的安排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正确的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让整体学生读完、读顺、读好、读出真情实感,不断的一点一点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扩大学生的朗读范围,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以及对朗读的热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定在控制好时间,时间不要太长,朗读的时候不要过于单一,要不断的创新,争取为学生创造爱读、乐读、抢着读的学习环境。第三,要选精品文章去给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的能读出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朗读上去指导,让学生适当的停顿、轻音、重音、感叹、语速等,所以朗读前一定要做好朗读的训练的准备,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次,可以掌握朗读技巧。第四,朗读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教师有智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段落,有层次的进行阅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的设计朗读的方式,科学合理的安排朗读形式,通过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和赏析。
小学语文是每一位学生必备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对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具备渊博的社会之前的同时,还有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文学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怎么去进行教学?在新课标当中明确的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教师的讲也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在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3]这一方式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主要是看教师是否可以建立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主动产生读的兴趣,才能得到好的课堂效果。首先,我们要明确年级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不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认识汉字;中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词语和句子;高年级的学生就是大范围的学习。其次,阅读也要生活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学习的内容,教学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要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率。然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小学的朗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很多的因素,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我们的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更有内在的意义,让学生在朗读当中得到情感的共鸣,以及知识的获取,融入到其意境当中,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