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2020-12-08 03:00:43杨敏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杨敏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当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当中,许多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当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导致许多学生的艺术成就不尽人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举措,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并实现美育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有效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进行深入的感受与鉴赏,以及创造美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在美术课堂当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来开展审美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对于美术课堂的开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书一笔一黑板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同时也过于陈旧,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引进,部分学校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学校还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过于单一化的问题,严重抑制了美术教育的开展,在多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美术课堂的效率[1]。

(二)课堂形式化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开展美术课堂教育中,教师开展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忽略了教学质量,举例子来讲,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单独绘画,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但却忽略了在互动过程中渗透的情感教育,这样的教学不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没有实际活动开展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缺乏兴趣。

(三)不重视美术的教学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把美术、音乐、体育看作副科,认为这些学科不仅浪费金钱,也会耽误学生的文化课,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是艺术生,不需要学习美术,音乐等技能,从而导致美术教学的地位低,同时许多学校以升学率为准,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学活动,不重视美术教学的意义,没有合理安排美术课程,从而导致美术教学活动难以有序的开展,而且部分教师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占用美术、音乐等副科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美术技能,从而给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简单的美术知识、绘画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传授文化知识,不重视学生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不但会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通过美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美术教学当中,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手工、制作等形式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能正确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品德高尚、思想健康的人。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培育学生的美感

美术教材编写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美术欣赏与实践活动,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创造性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因此,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都具有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美感,例如:绘画课中简单的线条,具有一定的美感作用,平行线表示开阔平静;曲线表示圆润;斜线表示动荡、前进;垂直线表示庄严肃穆;波状线表示和缓。而在绘画课中色彩更能表达感情,触动人们的情绪,产生某种美感,例如:红色表示喜庆,绿色表示生命,黑色表示恐怖,白色表示纯洁等。欣赏课孕育的美育教育内容丰富,不仅能引导学生欣赏中西方建筑,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操,例如:古希腊建筑使人感到明朗,中国的四合院让人感到亲切、有人情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不失良机的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美感因素,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得到美的升华,从而净化心灵,得到全面发展。

(二)从生活中寻找美

在现实当中孕育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在而现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美术教材,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指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蕴含着许多美丽的风景,而在不同的人与事当中,也有一份资质独具的美。教师应让学生走入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一切美好都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必须从生活当中发现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让每获得永存[4]。例如:教师在开展《茂密的花》这一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可以安排学生到公园里认真仔细的观察花朵,并让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所喜欢花的颜色,花的形状,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花具有深入的了解,而现实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例如:在城市中能够看到众多的建筑物,无论是大厦还是住宅都彰显了城市建筑之美。美术可以很好的体现出生活的美,同时也能体现出时代的美、科技的美,教师应让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寻找生活中所蕴含多元化的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将美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来,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审美,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