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龙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思源实验学校,江西 上饶 333100)
引言: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最主要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魅力的直接体现,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丰富自身内涵,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拥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语言表达能力还来自发音,口才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唯美的语言是自身素质的体现,更多来自教育,后天的学习。
我们通常会问,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其中有一种答案就是—会说话的人。的确如此,会说话是优秀的表达能力的象征,能运用好语言,明确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在表达时照顾到他人的感受,说的话能让人舒适;在特殊的场合说的话能引起他人注意,能活跃氛围,渲染气氛。表达能力真的很奇妙,能让谈生意的人达成项目,能让毕业生找到工作,能让律师为当事人赢得官司,还能让人融入集体立足于社会。会说话的人始终散发着自身的魅力,处处体现了个人人格修养。记得有人说过,“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诚然,要拥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是要一路培养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步入社会的垫脚石,展现个人光辉。例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中,教师可以以人无信不立作为演讲的主题,在上课之前提前布置好这一任务,上课时请学生们到讲台上演讲,表达出人无信不立这一主题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演讲学习中能勇敢展现自己,使之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每个人之间的交流都少不了表达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心里有障碍,害怕进行语言表达,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嘲笑,久而久之,这种恐惧的心理就会限制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学生要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消除自身的表达恐惧心理,老师同学之间要相互鼓励。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集聚大家的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只有克服胆怯的心理,掌握准确、熟练的表达技巧,学生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沟通,这对于各学科的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实施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口语训练,好的口语表达是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基础,学生仅仅是依靠教师的课堂教授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语文的教学相当广泛,因此,必须要对症下药,教师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有效的渗透到口语训练中,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每周一的早读课用来进行口语训练,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如在初中八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讲述,给学生们五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按照学号依次进行即兴表达,限时一分钟,这样的训练活动类似于口头作文或即兴演讲的方式,使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中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对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也有积极的帮助,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开展口语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表达的流畅性、语言组织的缜密性和叙述的精确性,以至于学生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和扩充知识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开拓眼界。教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阅读课,例如,在上到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学校阅览室或者图书馆读《朝花夕拾》,为了防止一些学生在阅读课上懒散怠慢,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给学生,要求学生查摘抄读书笔记,抄写书中精美的语句用作语文学习的素材,可以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不仅培养的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对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校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格外重要的。但是,要改变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需要使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践,制定出符合当下初中生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