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梅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李旺学区韩府小学,宁夏 海原 756000)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困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教学难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质量不高,这是有目共睹的。立足传统写作教学的不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应用支架教学模式组织写作教学。所谓的支架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所需,为学生们搭建脚手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指导学生成为探索任务的主体,驱动学生通过体验情境、协作等活动,实现对所学的有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单一的写作教学模式的限制,还可以使学生们成为写作的主人,获取写作乐趣,提升写作质量。我在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一般如此应用支架教学模式:
搭建支架是支架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和保障,也是应用支架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先围绕本节课的写作任务,将写作目标、写作要求等展现给学生们,搭建支架,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这节写作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写作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写作内容与阅读文本的关系,利用资源型的教学支架,驱动学生迁移学习经验,在已有知识储备的辅助下,进入到积极的写作状态中。
以“这儿真美”为例,本单元为我们呈现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四篇文章。这些文章均对自然美景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寄予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基于此,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之初,我利用资源型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们回归所阅读到的文本内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为接下来体验写作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支架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具体的写作情境为载体的。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施效果之所以不佳,是因为学生没有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没有进入到具体的写作情境中,没有明确写作方向。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了情境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应用支架教学模式之初,教师要围绕写作要求,创设具体的情境,借助情境,顺其自然地引出主题,驱动学生们明确写作方向。
仍以“这儿真美”为例,在实施搭建了写作支架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旅游视频。视频中展现的自然景色美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视频最后,大屏幕上显示“这儿真美”四个大字。如此,不仅使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将阅读到文本与视频建立联系,把握这节课的写作任务,即描述自然美景,还可以使学生是视觉冲击下,自主联想,明确自己见过的美景,做好写作准备。
写作素材是学生有效写作的基础。在体验情境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建构对此次写作任务的认知,接下来,就需要围绕写作任务,探寻写作素材了。新课标中倡导合作学习,同时支架教学模式也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因此,在创设了教学情境之后,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围绕写作任务,进行头脑风暴,通过协作学习,获取写作素材。
比如,在组织“这儿真美”教学的时候,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想到自己见过的不同美景。据此,我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对所见过的美景进行讨论,实现写作素材的丰富。而且,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如此便于初步地在大脑中建构写作框架,驱动写作活动的有效实施。
在经过小组合作之后,大部分学生是可以确定写作思路的。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还要从全体学生入手,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使他们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有效地梳理写作思路,并按照此思路,建构语言,完成初稿。
在组织“这儿真美”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围绕写作主题,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这儿”是哪里呢?“这儿”美在哪里呢?提出问题之后,我要求学生们思考答案,撰写提纲,并按照提纲,书写文章。在初次完成文章之后,学生们还要自主检查,发现实语用问题,及时纠正。之后,我则进行教师评价,指出学生的写作不足,引导他们继续纠正,完善初稿,提升写作质量。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在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应用支架教学模式,围绕写作任务,为学生搭建支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完成初稿,使学生获取写作主动权,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