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飞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800)
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进程中可以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意识。针对数学的学习,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逻辑能力发展,建立有序的思维构造。对于小学学生,教师要利用个性化的奇思妙想的方法,给予学生特别的鼓励与支持。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教学的个性化运用。
针对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要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展,这不仅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前提。进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意识的培养。【1】
例如在《克与千克》中,教师仅从课本上的换算概念1 千克=1000 克让学生死记硬背中间的单位,就没有注重学生个体主观的意识发展。教师可以做好课前的课堂导入环节,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内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枚一角的硬币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一个硬币的重量。之后拿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很熟悉的电子秤,测量一下一枚硬币大约1 克重。之后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袋市面250 克的盐,让学生感知上意识到一袋盐大约是250 个硬币的质量。那在电子秤上四袋盐称出来的质量应该为1000 克,为什么变成了1 呢?是称坏了吗?还是因为1000四位数字超过了电子秤的标识范围而进行单位上的变化了呢?让学生主体参与到问题的讨论研究中,在学习过成功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意识的培养。最终得到是因为单位换算得到1000 克等于1 千克,引入新的单位千克。教师还可以通过克与千克设计一些计算问题,更加对学生进行过往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巩固练习。
数学是一个讲究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理科思维科目,教师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促进学生建立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创造性的思考模式。通过让学生巩固合理的数学运用进行正确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扩展的学习积极性。【2】
例如在《数学广角—搭配2》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得到结论的课堂活动,并让学生借此找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方式。而学生通过探索搭配规律的过程,侧面培养了学生有顺序有目的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有创造性的善于思考问题并掌握思维建立的方法。如森林公园的大门紧闭,门上写着请输入密码的提示,密码是由3,6,8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教师可以提问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作为已知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清楚密码的十位和个位数字不能是33,66,88 的重复搭配组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如何进行搭配,有些学生会按照分别是36、63、38、83、68、86 的顺序进行组合。也会有学生36、38、63、68、83、86 的顺序搭配。其实答案都是正确的区别在于学生是如何进行搭配时的逻辑的创造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性的变化。要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完备自己的思考模式,创设自己的逻辑体系。
对于小学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没完全,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协助成长。教师可以通过依据教材设置课堂的教学运用,并从中给予学生建设性鼓励性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给学生树立起正确方向发展的指引。
例如在《生活与百分数》中,这一节内容将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实际的联系会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好奇心,学生同时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师在提问时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注意他,促进了学生对待课堂的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完善个性化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提问学生存入银行的钱叫什么?取款时发现银行多给予的那部分钱又叫作什么?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呢?这些基础的问题的导入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再比如简单的利率,税率的计算题,学生做对后,教师也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评价。教师通过完善这样的个性化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突出自身的表现,达到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作用。
总结:教师可以在适当的课堂上运用个性化教学,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发展。通过能动性,创造性和鼓励性三个角度进行培养与提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训练个性化意识思维运用的综合把握与提高。有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以至于综合水平能力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左右。通过对学生 小学数学的个性化教学,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