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和研究

2020-12-08 03:00:43蒋建新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蒋建新

(河南省商丘市第十五中学,河南 商丘 476000)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在20 世纪60 年代初由英国教育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san)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教学方法,能让我们对于信息的捕捉更清晰并更好地记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利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枯燥的信息绘制成具有逻辑性的图像,把各级的主题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能促进思维不断发散、聚合,充分运用左右脑机能,协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激发大脑潜能。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材的分析可了解到,英语阅读教材虽然在编制上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重视阅读教学,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放在单词与语句的分析上,导致学生不能对阅读教材中的阅读知识点有系统性地掌握,甚至只能记住零碎的语言材料。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都将受到不良影响。

(二)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发现,我国以往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本没有重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相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了教材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该现象的存在无疑将在极大的程度上给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来阻碍。另外,这种不重视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培养的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了解英语阅读文章真正的含义,而且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信息的获取,最终导致学生在解题的时候频繁出错。

(三)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背诵

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值得学生背诵的文章,通常都会要求学生在熟悉英语的生字词汇后进行死记硬背。这些机械记忆的背诵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完成阅读文章背诵,但却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长期记忆,甚至不能让学生对阅读文章有深入的了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词根词缀

通过对拥有不同词汇量的学生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那些英语表达能力强、词汇量大、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往往会充分利用单词的词根、词缀而不是单词本身进行记忆。通过英语本身的构成,英语单词的构词是有规律可循的。英语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句子,按照结构层次划分为:词素、词、词组、分句、句子。按照这个结构来说单词是由词素构成的,而词素是由词根和词缀两部分组成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词缀和词根,就相当于掌握住了英语单词的构成方法,有助于提高对单词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记忆效果。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构成,熟练使用词根、词缀记忆词汇,从而极大地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其利用词缀、词根分析单词的构词规律。

(二)灵活运用阅读训练方式

思维导图可以将更多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良好的阅读理解便是知识点输入和基础知识输出的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呈现透明化,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不断提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词汇应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般的了解。学生必须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培养自学技能,提高思维能力,让他们逐渐掌握英语阅读的精髓。

(三)自我调节,持久学习

例如:“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there?”这种对话类英语文章时常出现一些建筑的名称,学生可能会觉得这类文章枯燥无聊,没有关键性语句和知识点,无法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无法与英语阅读有效地结合,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掌握关键词——“bank、hospital、park”等建筑的名字,然后以名字的先后顺序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除了这种文章外,观点性文章的思维导图框架对学生来说很难整理,所以学生需要长期自我调节,不能遇到棘手的思维导图问题就灰心,坚持才能做好英语阅读。

四、结束语

通过在实践中合理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联系更加紧密,进而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现实生活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这对培养新时期社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