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迪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品质保证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工段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单元,工段中的领导者就是工段长,工段长身临企业生产经营前沿阵地,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环节和干群联系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关键性作用。他们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支部的日常工作中,监督管理的重点一般会放到党员和领导干部方面,有些工段长不是党员,是监督管理中容易被弱化的群体。事实上,工段长每天在基层一线,直接接触一线职工,其一言一行都关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少数的基层工段长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工段长综合素质不高,虽然拥有一技之长,却缺乏管理能力与沟通方法;有的担任工段长,在工作中光说不干,乐当“脱产干部”;有的工段长作风不民主,听不进别人意见,处理问题断崖式,容易引发周围职工的抵触情绪,形成矛盾;有的工段长长期在一个岗位,进取思想不足,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工段长,责任心不足,得过且过,会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进而影响工段整体的战斗力。上述种种现象表明,个别工段长的行为,既弱化了工段长自身形象,降低了基层管理的效果,也疏远了职工之间的感情,对基层职工队伍的稳定、积极向上产生了负面影响。支部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支部应加强对工段长的监督管理,带领广大职工为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出更大力量。
(一)工段长的沟通能力较弱。沟通是一种人际关系,在日常的管理中,有必要通过沟通了解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实施步骤,获取最新的管理信息问题;通过沟通与其他工段长互通有无,交换工作经验及对每一项工作的看法和做法;通过与工段成员沟通,了解其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因难、需求以及对本工段的建设性意见。许多工段长忽视沟通能力对于工段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工段长执行力意识不强。由于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工段长对执行力、执行文化缺乏深度认识,只停留在模糊层面,对个人执行力或工段整体执行力与企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晰、理解不深刻,对执行力的提高不主动、不积极。执行力不强的表现为人心决散,纪律松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具体表现在工段长缺乏源动力,干事业缺乏激情,贯彻上级精神打折扣,有章不循。
(三)工段长岗位流动性较差。在企业中,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工段内岗位分工明确,规范着每个人的工作行为。工段长长期在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工作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弊端,工段长对待工段工作是一种长期循规蹈矩的生产活动,本身较为枯燥乏味,比较容易造成思想的守旧,以致抱残守缺的情况,如果工段长再缺乏耐心,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也时而被带进本职工作中,影响到工作的规范性开展。
(一)要抓好工段长队伍建设。支部要抓好工段长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与加强工段长队伍,发挥其核心作用。要提高标准,把培养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做法借鉴到工段长的选拔、使用上,牢牢把住工段长入口关,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强、业务精、有文化、懂管理、守纪律、善于团结和带领职工群众一道工作的同志。首先是把好工段长选拔关。在选配工段长过程中,要注意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深入调查,集体研究,分析利弊,慎重决定。其次是做好后备工段长的培养工作,并形成一套考察培养机制。可采用重点培养和群众推荐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高、有一定组织能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后备工段长,形成以工段长的人才梯队培养管理体系。最后是持续性地开展优秀工段长等竞赛和评选活动,对优秀工段长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和奖励,营造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促进工段长队伍见贤思齐,个个上进。
(二)加强对工段长的思想教育和培训。支部要为工段长教育和培训创造条件。首先日常利用各种网络、会议、调研、座谈等途径加强对工段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公司的形势任务、发展规划、改革举措等宣传,使党的主张,公司的制度成为工段长日常工作的行为自觉。其次要通过组织一些企业内部培训、专家讲座、拓展训练等方式对工段长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养、综合业务水平、基本管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最后是鼓励轮岗培训。可以尝试在特定的工段长岗位试行轮岗制,工段长工作一定时间,调整到不同的岗位工作,工作的同时,在新的岗位锻炼,接受新的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促进工段长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表率带头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完善工段长执行力监督管理机制。工段长的执行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落实工段内部一整套规章制度的能力,因此,支部要督促行政不断健全、完善工段内部的管理制度,围绕工段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引导工段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纠正偏差,保证制度的实施,使之达到工段内衔接紧密、岗位职责清晰。
(四)加强工段长民主管理的监督。作为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的工段长,其民主管理的水平是决定工段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因此支部要加强对工段长民主管理的监督。基层工段的民主管理一般包括班务公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支部要加强监督工段长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工作化,包括建立完善工段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管理会议记录、绩效考核记录、各类活动记录等,依靠制度进行管理。此外支部要引导工段长组织开展工段的民主评议活动,除民主评议工段长外,要组织工段人员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工段建设献计献策,在主动改进工作方法中,体现工段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人翁精神,使工段成员在民主的气氛中自觉地参与企业管理,形成民主、公开、透明的管理氛围。
从加强对工段长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执行力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工段长进行监督管理,必将大大提高工段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助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