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作用研究

2020-12-08 03:00:43陈慧英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陈慧英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重要战略,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20 字战略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2018 年9 月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正式开始实施,《规划》中明确制定了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发展目标,到2022 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要达到32 亿人次。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的“宠儿”,2018 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达30 亿人次,旅游收入达8000 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3.40%1。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文化、建筑、景观、农作物等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等方面都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成为新时代下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也呈现出时代新特色、新趋势、新业态,将有效地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引入到乡村地域空间,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战略资本与动力支撑。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作用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体现在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五个方面。

(一)产业兴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1.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将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催生各种新业态,如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让乡村产业“活”起来;

2.促进农产品增值:推动农产品由增产导向转向增值导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让农产品“鲜”起来。

3.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延伸农村产业链。纵向延伸主要体现在从以前生产-加工-吃或卖,向现在生产-加工-销售-生产-乡村电商等多元化渠道延伸;横向延伸主要体现在功能与领域方面:以前只满足食,现在食、宿、行、游、购、娱一条龙,让乡村“暖”起来。

(二)生态宜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生态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坚持绿色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有效地治理乡村地环境问题,以良好的生态促进乡村振兴[2]。

1.有效治理乡村突出环境问题。以乡村旅游发展为载体,一方面可以保护乡村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基因;另一方面也可以修复后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完善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树立乡民生态意识,推动乡村生态行为建设。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纽带与桥梁,在意识层面,让乡民们在内在精神价值理念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行动上共同推进乡村生态行为建设,共同为乡村生态振兴助力。

(三)乡风文明:保护与发展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保护与发展乡土文化,另一方面可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及乡民们思想道德建设及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乡风、家风、民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1.盘活与开发乡村文化资源。

2.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保护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

3.宣扬与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文化增值。

(四)有效治理:更新农村治理机制,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更新与优化农村治理机制,在组织与制度上助推乡村振兴。

1.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由从前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如“企业+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旅游协会+农户”模式等;

2.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提升乡民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文化水平,有利于乡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以提高乡村法治与德治的有效治理效率;

3.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提升乡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参与的方式多元化,如通过探索村民房产、土地入股、或返聘村民为乡村旅游地员工等多种方式[3],激发乡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热情,同时提升乡民的自治与参与决策能力等。

(五)生活富裕:丰富农民物质与精神财富,助推乡村生活振兴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乡村精准扶贫,口袋与脑袋共同富起来,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根本目标。

1.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直接增加乡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民,尤其是老人与妇女的就业与再就业;

2.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乡村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通过整合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与景区,以项目带动产业繁荣,促进经济增长;

3.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拓宽乡村投融渠道,吸引更多的企业与投资者驻扎乡村,一方面拓展乡村经济渠道;另一方面开拓乡民的眼界,提升其与素质与技能,为创收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二者有着内在共生机制,须在政府有效引导、农民有效参与、企业有效运作、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旅游机制不断优化与完善等多方面利益共同体协同合作,共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