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路路
(山东省交通运输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百年风雨征程,稍加思索不难得出,党和国家方方面面的建设事业,最终都可以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从政治角度来评判和考量。这就要求全体中国人尤其是共产党人在奋斗的征程上,矢志不渝地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自觉、践行政治作为。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古往今来,或许政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孔,具有纷繁多样的实现形式,但无论面孔怎样多变、形式怎样变迁,政治一定是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局、大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稳定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从党从国家从民族发展的大局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谋大局、顾大局,围绕大局干事创业,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作为一个已经成立100年并且执政72年的无产阶级政党,她不仅具有现代政党的一般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这一点是当今世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可比拟的。这种独特性首先要从政治上来理解和把握。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征程,在成立之初、革命之时、建设之际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践行并传承着讲政治、讲大局的优良传统。革命时期如果不讲政治,就面临着被敌人分化消灭的风险。执政时期,如果不讲政治,就可能会丧失执政地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由我们党和国家命运一体化的制度特征所决定的。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用一句话阐明了讲政治的内涵,他指出,“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的少少的”。形象鲜明地道出了讲政治的重要性和方法论,那就是从服务大局的视角最大化地赢得民心。此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讲政治、得民心”作为执政理念,既是对共产党人讲政治的一脉相承,也是不忘初心和使命的现实表现。
回首走过的道路,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在每一次革命斗争和艰难困苦地考验面前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民心所向,才能在大刀改革和阔步开放的征程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因此,政治就是统帅,就是灵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日趋复杂多变的矛盾纷争和国内外形势令人深思,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必需。
从国际局势来看,发达国家给予的压力与日俱增,需要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纵观当前,西方国家对于政治战场高度重视,不断通过政治手段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同化、演变和打压,可谓乱云飞渡、泥沙俱下,阻挠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进步。站在百年未有之的大变局面前,除了比任何历史时刻更加关注政治局势、更加保持政治敏感度、更加坚定政治信仰之外,别无选择。
从国内发展现状来看,个别领域发展步调不统一,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政治手段来领导和解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来自各领域的风险日益突出,比如扶贫攻坚、污染防治、金融风险、地区稳定等等,这些风险的产生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短板有密切关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补齐短板不仅需要各个领域齐抓共管,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政治力量作为后盾和保障。只有充分发挥政治作用,才能将党的领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最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从党的自身发展来看,政治上的错误将远比经济上的错误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必须时刻警惕这一点。正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是一个边缘问题、次要问题,而是一个首要问题、基本问题,能够充分佐证这一观点的便是苏共的例子。轰轰烈烈地的革命运动帮助苏联跨越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时代,成为了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仅仅坚持了七十四年。从命运的制高点跌落到谷底,也仅仅只有六年的时间。苏联成为近现代史上唯一一个不是经历战争而是在自我解构中走向灭亡的国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苏联共产党人将政治信仰丢到脑后,忽视了自身建设,致使党员干部放任自流,集体观念、核心意识丧失。说到底,就是失去了灵魂。既魂之不附,又安能存乎?
政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有其发展规律、意义价值、方法技巧。因此,要想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始终对其保持一份热情度和忠诚度。
站位要高,把讲政治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只要方向正确,灵魂就不会迷失。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一方面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追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守一份赤诚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要有“认定了就要信一辈子”的忠贞坚定,筑牢信仰之基,铸就忠诚之魂。此外,还要警钟长鸣,反躬自省。翻开苏共的历史史册不难发现,在其中看不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的文件史料,也少有关于党性观念理论问题的研究,这充分说明苏共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政治阵地失守了。政治意识欠缺,党性观念就会弱化,就容易受到敌对势力和糖衣炮弹的侵袭,就会影响党员质量,进而影响党员队伍和整个国家的整体战斗力。
立场要准,把讲政治作为提升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抓手。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一个重视人民的国家才是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回顾历史,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密切团结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真正得到群众拥护,才在革命道路上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年的春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访贫问苦,都会把关怀和温暖带到走过的每一村每一户。走访湖南湘西时,一位不识字儿也不会说官话的苗族大妈问怎么称呼他,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和平年代,或许物质财富带给群众的感动不如革命年代强烈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少了。但与群众的空间距离变远,这是最应该警惕的,因为空间距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心理距离。只有勤迈群众的门儿、能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儿、多办群众祈盼的事儿,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风气要正,把讲政治作为干事创业和履职尽责的现实遵循。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既要守底线,也要有担当。关于守底线,当应严守党纪国法。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上要大胆创新,在用权上则要小心谨慎。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行有所止。关于有担当,则要敢想敢干、恪尽职守。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就是说,闻知大道后,优秀的人努力践行,普通的人半明白半糊涂,差的人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大道可笑。思古启今,只有始终保持为群众、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的初心和使命,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大格局,才能主动作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