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婷
(南园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站) 广东深圳 518000)
群众舞蹈作为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及表演性,需要表演者跟随动作完成一系列的舞蹈姿势,但是与专业性的舞蹈相比,群众舞蹈要更注重群众的参与度,有效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不同群体的接受程度。我国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群众舞蹈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的文化影响,注重娱乐性,并通过调整难易度来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体验感。群众舞蹈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舞蹈的内容概述。当前人们在工作之余,往往想寻找能够锻炼身体的生活方式,群众舞蹈对于提高群众的业余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茶余饭后进行舞蹈的共同创作及编排,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但是当前的舞蹈作品还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跟随社会的发展形式进行更高品质要求,编排出符合当代审美以及社会形式的群众舞蹈,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我国综合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及手段[1]。
群众舞蹈的创作编排特点。群众舞蹈更注重舞蹈的娱乐性及随意性,在编排上要考虑广大参与群体的生理条件及年龄段,因此专业性要求并不高,但是也要进行合理编排,发挥舞蹈艺术的重要作用。目前的群众舞蹈形式主要为两种形式:首先,是群众自发性的舞蹈编排常见于各社区的广场舞和集体舞,这种舞蹈以娱乐健身为主,通常按照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舞蹈种类,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其次,则是表演性的群众舞蹈,此类舞蹈相较于广场舞更加具有艺术性特征,但是也比专业化的舞蹈难度较低,常常出现在各城市当中的文艺汇演以及基层表演当中,其目的是通过舞蹈形式进行文化宣传,提高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促进舞蹈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群众舞蹈特点。基层的群众舞蹈最早起源于群众的自发性组织,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舞蹈艺术诉求。例如,中老年群体在退休闲暇之余,需要与社会进行全方位接触,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群众舞蹈成为了此类人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在跟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不断创新,其中的广场舞,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在各地不断的进行舞蹈比赛。群众舞蹈本身并不受到年龄职业限制,只要是群众自愿参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它具有难度低的特性,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同时群众舞蹈的内容,基本的形式会受到社会发展变化及文化气息影响,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因此群众舞蹈一般都带有区域性文化特征,同时也跟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契合。
紧密联系群众日常生活。群众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很多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忽略了群众为创作主体,由于群众舞蹈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在作品中呈现出日常生活素材,让艺术作品扎根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也能让参与者切实能感受到舞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能够促进群众舞蹈长期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就要求相关创作编排人员不断的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收集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以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了高速发展的40年,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各地火热的开展,不可否认我国的发展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以往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式完全不同,既具有自身的特色,同时也在不断向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方向发展。群众舞蹈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食粮,因此也需紧跟时代潮流,并接受社会文化影响,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展现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注重人们的思想改观,同时也要转变传统舞蹈创作编排方式的观念,在坚持传统精髓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2]。
注重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当前全球正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加上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地区的文化不断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也是未来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在群众舞蹈的创作与编排也要体现文化交织的理念,注重其创造力和创新力,吸取世界各地文化的精髓,让群众舞蹈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各类文化的发展都有自身的演化过程,都是随着社会的形势不断变化,因此在群众舞蹈创作上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既表明当前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
强调群众舞蹈编排的创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了较大改观,群众舞蹈作为重要的基层文化建设环节,应该在编排上探究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创作,不能一味地坚守传统观念。首先,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舞蹈方面也有自身的艺术优势,在创作和编排过程中应充分借鉴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凸显自身的文化自信。其次,世界各地的文化正在日渐融合,因此群众舞蹈的编排也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进行借鉴,凸显国际化理念,使得群众舞蹈在传统艺术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丰富舞蹈内涵。最后,群众舞蹈的创作也应该尊重参与群体的意愿及选择,以群策群力的方式进行群众舞蹈创作创新,集思广益方能体现文化发展需求[3]。
把握群众舞蹈选题的群众性。群众舞蹈的题材是其整体框架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议选题基于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进行创造,以明确的主题方式进行舞蹈编排,同时群众舞蹈的类型也应不断的丰富,以便于在不同的场合及时间节点进行表演,让舞蹈主题与整台节目主题相吻合。首先,在选题上要尊重参与群体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好的表演以及创作更多的是为群众服务,因此要精准把握选题的群众性,以群众喜闻乐见或熟悉的主题进行创作,让人民群众能在舞蹈中有所感悟,同时也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尽量避免一些“曲高和寡”的题材,以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体现历史或者百姓生活,这样能够促进更多群体的参与欲望。
凸显群众舞蹈创作的亲和性。群众的审美眼光以及艺术水平,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群众舞蹈创作过程中应追求其题材及技巧的亲和性,尤其在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以及艺术形象上,分别以群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创作,并确定出亲和性的格调。同时舞蹈创作的亲和性也能更好地吸引广大观众的目光,激发人们的兴趣,以符合人民群众审美的方式进行艺术展示,但是也不能因为全部的亲民创作而否定了自我突破和创新,而是要在亲民的前提下进行逐渐创新,考虑将中国文化或者地域性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同时其中舞蹈也要在创作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眼光[4]。
综上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在经济领域上取得长足性进展,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精神世界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措施。群众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关部门及人员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群众舞蹈创作编排,以提高群众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己任,不断地进行内容创新及技巧创新,以丰富群众舞蹈的内涵,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打下文艺软实力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