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内篇》“三餐而反”看古代餐制演变

2020-12-08 09:30管世昂
魅力中国 2020年21期
关键词:时期

管世昂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素来讲究“民以食为天”,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饮食制度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

一日三餐是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餐制。而在食物匮乏的时代,能够多吃一餐是社会经济优越状况的表现。据了解,英国是从1786 年才有了“午餐”概念,日本吃三餐的历史也不过百年。从古籍中可以发现,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餐制,即便年代接近却有着不同的记载。如《庄子·内篇》中写到了“三餐而反,腹犹果然”,而《孟子·滕文公上》中却讲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因此,探究中国古代餐制的历史演变显得很有必要。

一、两餐制

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并无餐制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商代便已经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这不仅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表现,同时也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制度相适应。古人一般将两餐称作“朝食(又称饔)”“晚食(又称飧)”。朱熹的《论语集注》中就有“朝曰饔,夕曰飧”的说法,即早晚各一顿饭的两餐制。先秦时期的《孟子·滕文公上》中就写到“贤者与民并耕百食,饔飧而治”,《礼记·内则》谓命士以上“父母在,朝夕恒食”,即以日两餐为常制。以上诸多例证均已表明在中国历史上的确盛行过两餐制。不仅如此,两餐的时间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食时”专指古人早餐的时间,以地支命名即“辰时”,也就是上午九点到十点。《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是谓哺时。”“哺时”专指古人晚餐时间,在下午的三点至五点。《论语》中的“食不时不食”,强调的则是必须严格遵循吃饭的时间,应当在规定的时间进食,否则就是破坏礼法,不守规矩。除此之外,古人还把两餐分为“大食”和“小食”。“大食”即主餐。古人一般将“朝食”作为主餐,讲求吃饱吃好,这样保证足够的体力,一天的劳动不受影响。“小食”一般就是吃早饭剩下的,因为饭后不久,太阳落山,就不需要再进行繁重的劳作。当然,两餐制的出现对于原始社会“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用餐观念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两餐制并不是最科学的,只是在那个特定的生产力低下年代的无奈之举。

二、三餐制的形成

从一日两餐发展到一日三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有了充足的粮食,才可以享受一日三餐。据史料记载,三餐制度最终确立是从宋朝开始,但是宋朝之前有没有三餐制的记载呢?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很多贵族开始尝试一日三餐,但并不普及。据《庄子·内篇》记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其中“三餐而反”里面“餐”是动词,即吃三次饭。此外,《战国策》中也有关于三餐制的相关记载。《战国策·齐策》:“管燕得罪齐王……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这些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就明确地展示了一日三餐制的客观存在,部分贵族中的三餐制度应该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一种饮食习惯。

汉唐时期是中国三餐制习俗的确立和巩固时期。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楚霸王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下令:“旦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后,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了“一日三餐”。最终,刘邦率领的大军气势倍增,攻取了天险,打败了项羽。另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请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淮南王叛变,被流放,在圣旨中写到“减三餐为两餐”。以上例证完全可以证明,汉代已经有三餐制度确立的征兆,但这仅仅局限于上层社会,一日三餐不仅是家境的富足,更是身份的象征。不仅如此,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不够发达的年代,人们靠一日两餐到了汉代,为了区分等级贵贱,中国古代饮食制度被赋予了明显的等级色彩。除贵族可以一日三餐外,天子一天可以享受四餐并且逐渐制度化,分别为日出时的“旦食”、正午的“昼食”、下午的“夕食”和日落之后的“暮食”。《白虎通义》记载:“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莫食,太阴之始也。”班固《白虎通义·礼乐》“右论降神之乐”条是这样解释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由此可以看出,天子的一日四餐也被赋予了神秘化色彩。

“一日三餐”虽说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但只是特权阶级的专属,并没有真正普及开来。直到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城市商业空前繁荣,这通过唐朝以胖为美,崇尚雍容华贵可见一斑。由于唐代经济发展,农业水平提高,民间开始普及一天三顿饭,基本上与现在的“三餐制”类似,在很多诗文中也出现“午饭”“中餐”的说法,比如白居易《咏闲》中的“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贾岛《送贞空二上人》中的“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李频《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中的“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等等。此时一天中的主餐已由秦汉时的“朝食”,变成“中餐”。但是特殊人群依然是一日两餐,比如“过午不食”。三餐制出现并不意味着两餐制的消失,有些穷苦的人家也常年采用两餐制,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汉唐时期的三餐也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后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洪范五行传》郑玄注:“平旦至食时为日之朝,隅中至日昳为日之中,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第一顿饭称之为“朝食”或者“晨炊”,一般在天色微明以后。再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日中“隅中至日昳”是正午之前至日开始西斜下午2 时之间,这正是中午时间。日中即昼食。《汉书·萧望之传》中写到:“(望之)饮鸩自杀……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夕食“晡时至黄昏”,即时至黄昏,为下午五时至天将黑的黄昏之间。白居易的《烹葵》就有“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的用法。

三、三餐制的确立及延续

三餐制的最终确立,其实还是要说到宋朝。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程度基本上达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新高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农业方面,北宋初期大面积开荒,土地不抑兼并,农田规模扩大,为提高耕种效率,注重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改良品种,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发展虽然使得下层百姓实现了手有余粮,但同时也加大了人们的体力劳动支出,为保证正常的劳动力产出,人们需要加大食物的补给,从而推动了三餐制的确立和形成。除此之外,中国从商周开始,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保证城乡稳定,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有着“宵禁”的制度在宋朝也正式地被取消。宋太祖曾经专门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夜市文化在这时候盛行起来。汴京、临安这样的不夜城中,“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开封在成为当时有名的不夜城的同时,民间的作息时间也逐渐往后推迟了很多。于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也为了平衡自身一天的营养所需,午餐逐渐成了人们的正餐。这样看来,夜市的流行和农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三餐制的普及,而三餐制的普及又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两宋时期餐饮业和娱乐业的繁华。在宋代,不少诗文中都有关于“三餐”的描写,如苏轼《寄周安孺茶》中的“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陆游《老景》中的“疾行逾百步,健饭每三餐”。

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餐制会发生一些小的变化,但是三餐的制度已经确定并形成。如元杂剧《举案齐眉》第二折:“官家的嬷嬷,一日送三餐茶饭去,则与小姐食用。”同剧第三折:“但我三餐粥饭尚不能够完全,这一路盘缠出在哪里?”贾仲名《玉梳记》第一折:“每日家三餐饱饭要腥荤,四季衣换套儿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也写道:“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清人张履祥《补农书校释》也提到,农忙时佣工“炎天日长,午后必饥;冬月严寒,空腹难早出。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以早粥。”

总之,从古至今,我国从两餐制到三餐制的最终确立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三餐制的萌芽,汉唐时期三餐制的形成和发展,宋代三餐制的普及和成为主流,并延续至今。其实,通过古代餐制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时至今日,三餐制依然是主流,作为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

猜你喜欢
时期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青年时期的投资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迎“七一”强党建 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