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20-12-08 09:30余霞梁俊
魅力中国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余霞 梁俊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系,四川 隆昌 642150)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的特点,随之时代变迁,多民族构成的混合聚居区已成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常态。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即为人所创造,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反过来又规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征。文化作为有机整体与人发生相互作用划定了“人的文化符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恰当处理文化“向内”和“向外”二者的关系,帮助自身既能发展独特个性又能较好融入社会,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个性化的统一,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缘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正逐步揭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神秘面纱”,原先与世隔绝的状态早已被打破。交通的便利、沟通的加强、信息的转换都在某种程度上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生存生活方式缓慢地发生变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对话、交融、变迁和演化是必然趋势,而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孰强孰弱一直存在争论,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民族主体自身所代表的“文化符号”,而传承各民族文化是时代使命,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承担此责任的传承主体就自然落到学校教育上。“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持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1]然而,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却存在传承目的的模糊性、传承内容的零碎性、抽象性以及传承方式的单一性,因此,学校教育是否能够保证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生活化,是否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大任都需要去理性看待,既需要认识到其不可替代性,也需要看到其局限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及面临的挑战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民族种类繁多,多民族混合居住在同一区域并不少见,以某个民族命名的自治州(县)并非单一少数民族聚居,而是多种少数民族相互交错杂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西南民族地区承载着文化的多样性,多种文化相互沟通、交流、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在这场现代化浪潮中,逐步打开了同外界的交流,开放、选择、冲击、传统与现代的博弈成为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最明显特质。文化的丰富多彩本是宝贵的一笔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各民族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文化本身具有动态性、选择性、主观性,文化的变异和演化促进文化变迁。从某种意义而言,每一代人既受民族文化熏陶,有其不可自主选择的内在规定性,也有对其重新发现、理解和重构的过程,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个体的文化生成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就民族学生个体来说,长期生存生活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利于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积极介入与参与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既能够利于个人生存,凸显生命价值,也能够从其中体验人生百态,不断体悟生活的真谛,如个人的生命价值、自我价值、情感价值、社会角色、文化认同等等。人的日常生活代表了人类最具体、最真实的生命活动,日常生活作为人类的家园和诞生地,滋生着每个人未来文化成长的各种潜能,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同时,有研究学者指出“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民族共同体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3]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虽有其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是讨论民族文化传承需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围绕此中心,教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筛选,研究学校教育应该选择哪些民族文化内容?应该以何种形式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应该对其持什么样的评价和态度?一系列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发挥就构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科学机制,当然,这样一个机制需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作用才能使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目前来说计较理想化的一种状态。

然而,通过对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笔者发觉为什么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式微,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原因有四:第一,民族地区民众尚处于求生存阶段,民族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有用性”较为有限。西南民族地区因经济欠发达,民众为了脱贫,多选择外出打工或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途径实现家庭收入的增长和社会阶层的自由流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相对忽视。第二,因为民族地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和其所生存生活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一种脱贫观念。民族地区所拥有的丰富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本可为他们带来较为丰厚的经济收入,然而,因其观念上和文化水平上的限制,此种优势并未得到发挥。第三,“要致富,先修路”是一个很中肯的脱贫建议。有些民族地区因为地处高原,高山、山脉地带,交通不便成为了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瓶颈所在。第四,目前来说,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受既定的教育计划体制所限、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的形式化、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三、理性看待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依赖教育,但教育貌似身不由己,那么,教育究竟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生,民族文化的传递、创新、交流需要教育,教育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其意义有二:第一,需要明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只有先确定了它的价值性,才能激起各民族主体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需求。据调查,各少数民族民众之所以不愿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对其带来的利益不明显,“觉得没什么用”是多次被表达的观点。然而,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来说,民族传统文化却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性,比如文化旅游、文化开发、传统手工艺具备现代工艺所不可超越的价值等等。教育可以帮助人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助力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共同生活。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质量,提升各少数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就很有可能在脱贫道路上利用本民族文化实现致富。从此点看,教育间接地实现让民众更好地生活,也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第二,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价值观念、心理底层结构、思维方式等核心性要素规定了各民族主体特有的“文化性存在”。人类社会因为文化多样性、每一个个体的独一无二才展现得如此的丰富多彩,淋漓尽致。而每一个个体的文化性就是人的第二天性,人因为文化性的差别而与别人不同,因此,培育人的文化性就显得无比重要。教育作为集中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是其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教育的真谛本就是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让各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文化中熏陶,也在文化浸染,会帮助对其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培育文化自知、自觉、自信和自尊。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