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宗根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岩土工程勘察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要,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理念的革新,各种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对人员的要求也比过去明显提升。为此,需要做好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技术问题的处理,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项目和工程所在的位置和环境关系密切,二者也会互相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工程所在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能够对施工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作出评价,保证工程的设计和工程地质条件相适应[1]。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可以保证工程建设设计和环境情况相符合,避免因为工程建设导致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达到整个工程和地质环境相适应的目的。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程始终的,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能防止工程建设存在先天性缺陷,避免质量问题发生之后所导致的损失。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和工程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对质量也有极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多变,导致勘察工作很容易出现问题。
虽然岩土工程勘察对技术人员有极高的要求,但目前仍然有一些技术水平不足的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队伍中,这些勘察人员缺少工作中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并不具备专业的勘察能力和勘察资格,导致很多勘察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者工作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很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对效率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人员专业性不足,就导致他们并不能提升勘察速度,或者为了追求速度忽略质量[2]。同时,还有一些现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比较低,虽然具备工作的能力和资格,但是缺少足够的职业意识,没有完全投入到岩土勘察工作当中。导致一些勘察人员可能会为了快速完工片面追求速度,却忽视了对勘察精度和全面性的控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首先来自于工程建设单位的资金不足,所以对勘察工作的投入会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很多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进入勘察工作,并且也缺少后期的人员培训,导致很难满足工作的要求。在选聘人员时,也存在忽视人员职业素养的问题,使得聘用的勘察人员职业素养不足、责任心差,不能满足勘察的要求。
随着地质技术的不断发展,勘察设备、勘察技术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转变,设备的管理工作也比过去繁重。因此,需要对设备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和创新,以满足当下全新的技术要求。比如在勘察设备的管理上,在仪器精密性提升的同时,对保存、维护的要求也比过去更高,所以对技术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变得更加重要。但是多数时候设备都得不到专业性的维护,比如维护周期不合理,或者维护工作不细致,虽然能勉强完成勘察工作,却也会给勘察质量留下隐患。在使用当中,一些勘察单位为了能缩短工时提升经济效益,往往会超负荷运转设备,导致设备的老化程度不断加深,造成设备的损害程度不断增加。
在勘察工作中,需要进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以便做好对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的判定,以及确定不良地质界面。但是,地下的形态难以判定,存在很多不明的地下物体,空洞和特殊的分布形态,并且埋藏位置和深度都难以判定。另一方面,在勘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特殊形状的岩土,这些岩土难以进行取样,也不容易进行室内、室外试验,比如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最后导致岩土的参数难以确定。
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要保证勘察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为此要形成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在培训制度,促进勘察人员的知识可以及时完成更新换代。在勘察单位在工作中,应该构建专门的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各个专业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快勘察知识渗透,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了解当前勘察工作的前沿知识,提升他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专业技术的应用,解决岩土勘察的技术问题,比如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计算、有限元分析、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有限元分析等等,保证勘察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3]。
在人员管理工作中,也要引导勘察人员加强勘察人员的技术革新,明确勘察工作标准,以及做好在工作流程上的学习。针对勘察人员应该制定考核制度,保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上岗,通过对人员进行单独训练,保证勘察队伍的能力。还可以建立激励制度,对拥有一定优异表现的员工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在人员队伍的建设中,还需要做好对人员的筛选工作,剔除素质低下的人员,保证入职人员的总体质量。
在勘察现场技术越来越复杂以及作业要求精细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的设备管理制度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为此,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引入更多的新型设备,克服传统勘察工作存在的缺陷。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养护制度,确定养护周期,明确养护人员的职责,确保养护的到位率,减少设备的故障概率。
合理使用室内外新型检测技术,包括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静载荷测试等技术,合理应用在施工检测和监测工作当中。依靠信息技术获得具有更强综合性的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和建立不同数据之间的经验关系,提升对施工场地地质情况的了解,以及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以获得的花岗岩残积土、粗颗粒土、变性指标等问题。使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能检查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情况、检查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形变特征,工程的极限承载力等数据。
近年来工程物探专业的理论水平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包括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的发展,提升了工程物探工作的精度,同时也发展出很多技术可以满足实时采集和处理工作的要求,以及很多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新设备具有信息密度大、采集速度快、工作成本低、信息储量大的优势,可以采取连续加密测点的方法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这样就能解决传统手段在地质界面划分当中存在的漏判、划分不精确等问题[4]。通过使用综合物探法能解决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升对地下断层、不明物体探测的精度,确定工程建设的设计震动参数等等。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也可以采取多种物探技术结合应用的方法,以及加强新技术和传统手段的结合,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效率。
某小区施工场地沿着山脊呈长条状,长轴方向越位2.4 公里,宽度0.8 公里。工程准备建筑多层住宅和别墅,并建设少量公共建筑。由于本工程的施工面积比较大,而且处于山脊位置,导致施工地点的底层特点和岩性都比较复杂。各种岩石、岩脉都有不同长度的风化,并且一些位置土质比较松软,构成了比较复杂的岩土组合,因此具有比较大的勘察难度。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勘察工作针对钻机搬运困难的因素,采取了物探、井探、槽探等手段进行山顶、陡坡位置的勘察。通过对比试验,获得岩土层的比参数,能够确保物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确定了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指标。根据勘察结果,工程将有大量的建筑物将花岗岩残积土作为持力层,由于场地内的花岗岩残积土穿插着大量不同岩性岩脉,所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形成人工边坡,解决不良地质问题。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岩土工厂勘察结果的准确,应该合理选择和使用相关勘察技术。并且可以采取多个技术综合应用的方法,避免技术应用的局限性,确保结果更加全面。为满足全新的技术应用要求,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强化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发挥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