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耀 杜全红 隋海明(通讯作者)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诸多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便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1]。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在此前的大量临床研究中已基本确定PFNA内固定术作为此类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进行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依然有可能发生骨不连现象,且术后骨折愈合速度不理想[2]。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指出,在PFNA内固定术后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骨不连发生率,及加快患者折骨愈合速度[3]。为验证中药用于此类患者术后治疗中是否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选取88例于我院就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57-80岁,平均(73.31±4.25)岁,根据骨折分型44例患者中A1型16例,A2型13例,A3型15例;对照组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56-79岁,平均(73.29±4.31)岁,根据骨折分型44例患者中有A1型17例,A2型14例,A3型13例。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实验对比的条件,本次实验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粗隆间骨折者;(2)已知本次研究而自愿参与者;(3)无相关手术禁忌证者;(4)无严重慢性疾病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参与本次研究者;(2)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3)有严重心脑疾病者;(4)脏器功能不全者。
2 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待患者麻醉成功后使其仰卧在骨科牵引床上,健肢外展,患肢中立,内旋15°,在C臂机下透视观察见骨折复位后,常规消毒铺巾,从患肢大粗隆顶点向近端做5.5cm左右的纵行切口,钝性分离患者臀大肌,触及股骨大粗隆顶点,从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内侧向股骨髓腔内插入导针,进行扩髓操作后置入PFNA主钉,深度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随后在近端瞄准器导引下旋入螺纹导针,调整前倾角。满意后,测深,钻孔,旋入螺旋刀片,并于PFNA主钉远侧置入锁定钉,安置尾帽,C型臂下见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冲洗伤口,层层缝合。对照组患者在PFNA 内固定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其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1天,术后0.5天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9),根据患者体质量38IU/kg,皮下注射,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对股四头肌进行收缩锻炼,术后7天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并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加大运动量,在术后35天让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进行中药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术前使用补益气血汤增强机体免疫力。水煎服,1次/d,其处方为:生黄耆15g,首乌15g,白芍15g,川续断15g,当归12g,丹参12g,黄精12g,生地12g,五味子12g,生甘草9g。术后根据患者调整剂量,加快术后康复。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其中治疗效果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根据评分分为优良、较好、尚可、差4级,优良、较好、尚可为有效,差为无效,其疗效评估标准为:优良:100分≥评分≥90分,较好:89分≥评分≥80分,尚可:79分≥评分≥70分,差:69分≥评分≥0分。治疗有效率=(优良例数+较好例数+尚可例数)/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情况:21例优良,13例较好,8例尚可,2例差,其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情况:15例优良,11例较好,9例尚可,9例差,其治疗有效率为79.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703,P=0.001)。
5.2 2组骨不连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本次研究观察组骨不连发生患者为1例,其发生率为2.3%,对照组骨不连发生4例,其发生率为9.1%,观察组骨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301,P=0.038)。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68±1.24)周,对照组为(18.33±1.36)周,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3.155,P=0.001)。
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程度不断加深,发生率也越来越高[4]。目前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间骨折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如麦氏鹅头钉、多跟斯钉对患者术后负重训练不利,且易引起并发症及骨不连[5]。骨不连主要指患者骨折延时愈合或无法愈合,其主要原因有感染、局部供血不足、骨折端分离、骨折稳定不足等,骨不连患者骨不连处常年有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而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防止患者发生骨不连也至关重要。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内固定器械PFNA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并减少了老年患者在手术时的痛苦,并加快了患者恢复速度[6]。
PFNA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且兼具髋部螺钉及髓内钉的优点,具有手术出血少、创口小,破坏轻等特点,对患者骨折端血运保护较好,因而患者在术后不久即可开始早期康复锻炼[7]。该手术方法无需对患者断骨端的软组织进行手术剥离,避免了对骨折端软组织的2次伤害,对于术后预后较为有利,且手术操作简单,耗时较短,利于临床医师在更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进行手术,降低因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手术者注意力下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8]。近年来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及PFNA内固定术,有学者指出,在患者术后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降低患者骨不连发生率,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内的有效成分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通透性,继而促进患者患处的血液循环,使营养物质及时补充,组织代谢的废物及时排出;另一方面上可优化患者的血清钙及钙磷水平,加快细胞代谢,提高新骨生长速度[9]。中医认为,此类骨折患者骨折之初内有淤血,气机失调,骨折中期紧固未连,淤血未去,骨折后期筋骨未固,气血损失,筋脉拘挛、功能未复。在患者术前应用补血益气汤提高患者体质及免疫力,以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术后调整剂量,服用补血益气汤加快患者康复[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骨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已证明此前研究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后,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加快患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骨不连发生率,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应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