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惠婵,吴婷婷,梁少琼,陆荣娇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肇庆 526040)
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脑动脉玻璃样变性。当外力或自我作用时,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导致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因此,对术后护理工作的要求很高。本研究针对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效果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CT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执行简单的要求与指令,患者及家人知情且同意,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意识障碍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跟换敷料,谨遵医嘱进行输液、止血、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等工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A.并发症护理:(1)预防便秘:①饮食护理:对术后昏迷患者,可将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榨汁,和成匀浆,从胃管注入,刺激肠胃蠕动,软化粪便;建议术后清醒者尽快恢复饮食,并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科学指导。②腹部按摩护理:病情稳定后,帮助患者腹部按摩,促进消化道蠕动。③隐私护理:患者排便时使用屏风遮蔽,制造隐蔽空间,消除患者紧张不适感。(2)防御中枢高热:加大患者意识状态与体温监测,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3)防御术后再出血:①观察引流管情况:及时关注引流管是否通畅与引流管颜色,若发现引流管出现新鲜血液,则因考虑是否出现再出血。②情绪护理: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情绪波动幅度大导致再出血。③生命体征监督:加大患者各生命体征的监督力度,一旦发生异常,立刻采取相关急救措施。(4)预防消化道出血:①减少胃酸分泌治疗:根据患者胃酸分泌特点,及时运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②观测胃肠引流管:及时观察胃肠引流管颜色,若发现出现咖啡色,则考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并按医嘱采取相关应对措施。(5)预防肺部感染:①物品消毒处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湿润,轻拍患者背部帮助排痰。③合并肺部路感染处理:尽早切开气管,减少插管中的病原菌感染。(6)深静脉血栓预防与处理:①更换敷贴处理:深静脉留置者1~2周更换一次敷贴,在发现有污染时,加大更换频率。②肢体功能锻炼: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督促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B.心理指导(1)患者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耐心劝慰与开导,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热情、真诚对其表示关心与鼓励,营造良好医患关系。(2)家属心理指导:指导家属在护理期间耐心照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1)观察两组各并发症。(2)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列表,包含主动服务、态度热情、心理支持、关心患者、健康教育五个方面,满分100分,得分与满意度呈正相关。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数据分析用 SPSS 19.0 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偏瘫、语言功能丧失,降低患者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术后多发性并发症是患者术后康复道路上的又一大挑战。本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总结了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有了前瞻性的预测,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首先要做好便秘的充分准备,干预病人的饮食,在病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摩病人的腹部,甚至要慎重考虑术后昏迷病人的特殊情况,将含高纤维的蔬菜或果汁注入胃管内,从多个角度有效帮助不同阶段的患者预防便秘,减少便秘导致脑出血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