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护理方法研究

2020-12-08 15:07:05冯丽楠吴肖灵芮希西徐春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内瘘维持性病情

冯丽楠,吴肖灵,芮希西,徐春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目前,临床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替代肾脏,帮助患者净化血液,维持酸碱平衡,抑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但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血管内瘘发生阻塞或狭窄,严重影响到血液透析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治疗痛苦[1]。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护理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比和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应用常规护理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来我院救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患者68例,在充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与具体情况的条件下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取使用相关数据,随机分配为A组34例和B组34例,对比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男25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1±2.13)岁;B组患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42±2.12)岁。一般资料(P>0.05)可用作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1)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在医院所配超声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对患者病变内瘘行球囊扩张术。(2)内瘘重建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发展状态选择合适的动静脉进行内瘘重建术。

术后B组患者行常规护理,A组患者再次基础上行全方位护理:(1)予以患者补液处理,避免患者脱水。(2)术后予以患者抗凝与预防性抗生素,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拆线时间。(3)予以患者体位指导,抬高术侧手臂,帮助患者换上袖口宽松的病服,避免包扎挤压、触碰瘘口部位。(4)术后3天予以患者术侧肢体锻炼引导,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5)帮助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6)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管杂音或震颤现象,以及伤口情况等,定期检查内瘘血流情况,根据医嘱换药与检查,若出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7)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假性动脉瘤、感染、血栓、心衰等并发症。并及时告知相关医师进行进一步诊治。(8)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护理人员应当积极有效的落实自身的相关护理工作,并定期的评估患者的护理状态,为患者及家属举办血液透析的相关讲座,提高双方的防护意识。(2)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终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都具有负面心理情绪,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沟通交流,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知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启用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包括假性动脉瘤、感染、血栓、心衰等。

1.4 数据处理

采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患者的护理数据与信息,将所有研究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其中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通过(±s)表示,行t值检验;两组患者计数资料对比等数据资料通过率(%)表示。最后,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术,术后1天内启用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25例(73.52%),术后1-2天内启用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7例(20.58%).术后2-3天内启用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2例(5.88%);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后发现,A组患者经护理后无假性动脉瘤、感染、血栓、心衰等并发症发生,B组患者发生感染3例(8.82%)、血栓1例(2.94%),并发症总概率为4例(11.76%),两组相比A组的护理效果更佳,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常采用血液透析的替代疗法帮助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存几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血管内瘘是血液透析的关键所在,决定着血液透析的效果,由于患者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管内瘘功能出现障碍甚至功能丧失,严重阻碍了血液透析的效果,增加了患者的负面心理与治疗负担[2]。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血管内瘘功能丧失的情况,需要及时予以患者功能修复治疗并辅以良好的术后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透析效果[3]。全方位护理练能够兼顾患者的病情发展与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病情康复的信心,综合全面的患者病情状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术后护理与肢体任务训练,帮助、督促与监督患者完成护理指导,促进其机体功能状态恢复。此外,全方位护理还运用心理护理,从影响因素的角度上施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举措,大幅降低各因素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治愈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实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管内瘘功能的目的[4]。根据本文论述可知,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A组护理成效更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功能丧失修复后的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能够延长修复术后内瘘的使用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内瘘维持性病情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1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