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帅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教学体制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标准,这给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体育教学更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从过去的只注重出勤率和学生体育成绩,到现在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已经迈出了创新革新的第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引进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探究。
第一,思想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来看,虽然应试教育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考试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广受认可的一种评价模式,成绩仍然是大部分人判断学生的标杆。在这种情况下,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这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体育课可以得过且过。在这种错误思维的影响之下,升入大学以后他们的思维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在体育课上应付了事、不参与体育活动等现象比比皆是。第二,教学内容过分单一死板。体育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实用价值,无论是人体学、营养学还是健康学都有涉猎,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没有成体系化,很多教师在安排课程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有的教师在课上一味地带领学生跑步热身,而后就安排自由活动,还有的教师只讲授课一些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运动锻炼,这都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俱乐部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式的、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完全贴合教学事业发展趋势,也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进步和成长的有关要求,是教育改革的积极产物。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推行学分制度,是对素质教育的一次强化和落实,能够逐渐完善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特别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俱乐部式教学中得到了认可而教师则逐渐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由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利无弊。
俱乐部式教学的出现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异彩纷呈,过去的硬件设施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起来,一些新建的器材也是完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生们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之下得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进行学习锻炼,不必和其他人一起被迫接受不感兴趣的体育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在学习中必然具有更加突出的积极性。另外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真实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生的收获。
俱乐部式教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整个俱乐部的组建、制度的制订以及流程的确认都完全由学生提议、确定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予恰当的指导,确保他们的需求与教学大纲相符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必然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也是提升学生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健康、身体健康程度,并且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恰好满足这一需求,对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培养作用,能够激发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另外,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能够在学生的成长中埋下积极的种子,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进步都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它对于体育教育、对学生、对教师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积极意义,能够在保障学生个人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进步,更能够让中国的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如何才能促进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落实和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