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凌龙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区别于国家课程、地区课程的,以学校为主体且学校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有三大属性,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生本理念下的农村小学体育游戏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立足学生。在具体的开发活动中,应凸显生活性、趣味性和公平性三个基本原则。生活即教育。生活性的开发原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挖掘营养,拓展课堂而延伸至生活。趣味性的开发原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有利于持续学生们的体育学习热情。
对校本课程进行命名,以科学性、趣味性的命名,凸显校本课程的特色,并使之习惯化、常规化,成为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组成部分。古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小小的游戏,也需要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名字,这样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才有利于高效的应用。课程命名不应随意为之,应结合小学生充满童趣,爱好幻想的心理特征,搭配可爱活泼的课程名字,以激发学生们的游戏参与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一整天几乎都在蹦蹦跳跳中度过。课程命名的思路,可从动静结合处入手,如“穿越山林”“单脚跳远”“荡绳过沟”“悬崖取宝”“风车转转”“过关斩将”等等。课程命名,还可从游戏本身出发,以言简意赅的名字,直观体现出游戏的情节,以情节而吸引学生。这类课程名字,如“铁圈滚滚”“旋转陀螺”“飞跃拱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如“跳皮筋”“踢毽子”“打角角”等名字约定俗成,流传久远,直接拿来使用即可,不必加以改造。生本理念下,课程命名应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学生们可就游戏名字集思广益,献言献策,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在目标设置上应落实小、细、精的目标创设出发点。俗话说:“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学生们的体育学习,无论是运动技能的掌握,还是身体素质的强化,都是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而每一个校本课程,都可从中选出覆盖面最广,教育功能最富指向性的节点,将之抽选出来,作为学生们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的介质。比如说,学生们的体能训练,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以体能一词完全概括,对于游戏项目不加区分,似乎所有的游戏项目都能增强学生们的体能。诚然,学生们在游戏中奔跑跳跃,闪转腾挪,固然能提高学生们的体能。但是,越是想要面面俱到,样样兼顾,其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事实上,学生们的体能,应是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等为一体,身体素质综合提升的过程。因此,校本课程中的明确目标,应结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细化分项,逐次递进。此外,校本课程目标的明确,应围绕提高、发展、培养三个中心词展开,如提高学生们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等等。
高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系统性工程,而生本课程开发要得以有序地开展,切实提高课程开发效率,无疑需要规范流程,提高开发流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生本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方法路径,规范流程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速度和质量,并通过流程推动校本课程符合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需求。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先构建出具体的目标,如上文所述,明确目标并细化目标。其次,按照目标规划开发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准备的材料。再次,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们的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删繁就简,去芜存菁,梳理教学程序,如何将开发的课程实践化、具体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优化,以达到与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完全契合。凡事没有一蹴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也如此,都是在不断修改,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最优。生本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需要单独设置领导机构,选择人员,并划分彼此的职责。为有效结合社区、乡土资源,我们也可以邀请社会各界工作者参与进来,共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以便于拓展课程开发的视角,丰富学生们的体育学习。
小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而游戏在学生们体育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生本理念下的游戏课程开发,应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游戏的趣味性能增强学生们的体育学习体验,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课程的竞争性。游戏的竞争性可培养学生们的竞争心理,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不断增强勇气和自信,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