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探微

2020-12-08 03:00:43宋百洲
魅力中国 2020年48期

宋百洲

(中石化胜利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东城综合应急救援站,山东 东营 257000)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动企业持续性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各发展阶段必不可缺的软实力,是员工提高自信、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对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必要意义,且在竞争逐步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环境中更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可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协调的发展队伍。每位员工贡献自身的力量,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且,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员工价值观念的成熟、思想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提升员工自身道德素养

企业文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个人素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公司的大环境会对员工的个人人格甚至是三观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企业文化,并且对员工开展广泛传播,由此来提升员工归属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对企业的管理产生服从的心理,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各项管理活动之中。若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定期开展政工工作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企业在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较为复杂,而通过凝聚员工思想精神的方式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增强员工的工作信心,那么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员工的思想道德标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强大,而企业的创新机制及文化建设都依赖于员工的力量,故政工工作的管理方式,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企业文化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

(一)充实政工工作内容

当前,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政工工作的内容,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员工的需求开展政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能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企业要关注员工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能够高效开展工作。再次,不断加强教育先进性,要让员工建立起先进的思想认识,转变过去的认识,确定工作的方向,增强其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最后,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在当前背景下,必须要充分学习新的政策方针,确保企业职工能够掌握国家大政方针,保证自身思想观念的先进性,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端正自己的言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全方位的企业品牌塑造

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系中,加强对品牌的塑造也具有必要性,作为无形资产,品牌的存在可帮助企业创造更丰厚的财富。企业各发展阶段都要落实品牌塑造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制定推广策略并落实到位,在面向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全新的元素。品牌推广的方式,可为企业形象的创建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稳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还是企业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品牌文化推广、产品的普及等工作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强企业影响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受众,提高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需要让员工养成发展品牌文化的意识,兼顾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其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品牌策略的实施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力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三)健全企业工作管理机制

企业要想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要从完善管理机制方面入手,将宏观的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相结合,对企业的政工工作予以完善。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精神影响力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起到助益作用,管理者应将其带有约束性色彩的内容与我国的法律规定相结合,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细化各类量化评比活动的指标,加强对员工的岗位绩效考核作用,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具明显的实际效用。为谋求二者的共同发展,企业必须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机制对员工的岗位工作形成约束,并对员工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此才能将政工工作的教育性发挥出来,并促进企业的预期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四)创新工作方式,引入新手段

面对企业业务开展的特点,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高质量开展政工工作,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将政工工作和职工日常生活与工作紧密联系,需要搭建有效的平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进行队伍建设以及文化管理方面,积极引入现代化手段和新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借助科学理论,探索适宜的政工工作方法,不断积累政工工作经验,探索新工作措施。例如,搭建互联网+党建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的有效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等的限制,保障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

结束语

政工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工管理落实到位后有助于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企业发展动力。置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借助政工管理工作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发展地位,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