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定州营中心校,河北 张家口 075421)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小学生而言,他們的年龄较小,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面对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任务,其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学习方式不得当,使得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组织学生讨论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能力有限,面对枯燥的语文学习任务,难免会感到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小学生的成长。讨论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组织学生讨论,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是新课改背景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分析,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形成能力、获得知识。而要想发挥讨论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学习《观潮》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文章的主旨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选出几位学生代表来发表他们的讨论结果,由其他学生对这些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比于那些条条框框、比较呆板的语文学习任务,学生更倾向于那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讨论、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进而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与同学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获得知识,活跃思维,提升能力。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乌鸦喝水故事背后的寓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堂课只有40 分钟,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讨论的最大作用,教师就必须合理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时间过长,学生会迷失讨论的方向,将讨论当作一种聊天的方式,而时间过短则会让学生意犹未尽,难以体味讨论的乐趣。由此可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合理把握讨论时间,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在课堂最后10 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由于讨论时间充足,学生可以尽情发散思维,发表看法,从而提高讨论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提问是引导学生高效讨论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提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这种提问不应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提问,同时也包括学生向教师的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如在学习《北京的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北京的春天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活跃氛围,发散思维,从而提高讨论效果。
综上,组织学生讨论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而要想发挥讨论的作用,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