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毓婷 李静 陈冲
(富平县环境监测站 陕西 渭南 7117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和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规模也逐渐扩大。近几年,国家对于农村的发展建设也出台了很对政策法规,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还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要求的提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秸秆焚烧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上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随之而来的农村面源污染也日渐突出。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可以使粮食增产,减少病虫害对粮食作物的危害,但这些物质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农作物的抗性,同时会对水体、土壤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并且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秸秆焚烧污染。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秸秆禁烧的相关文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会对大气环境质量以及土壤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3)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我国大部分地区畜禽养殖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由于规模较小,畜禽养殖企业并未建设相应的粪便、排泄物等的处理设施,而是直排到环境中,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生活废弃物污染危害严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但在全国农村这个庞大且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并没有像城市一样形成完善的污水管网以及垃圾配套处理设施。在农村,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低洼处或者田间地头这些垃圾的长期堆积会导致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因此农村垃圾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危害较大,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不足
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目前,我国治理农村环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近几年来,政府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全国首污染的村镇较多,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同时,现有的村镇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的运行费用高昂,后期环保投资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回收站搁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也致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较差。
(四)工业企业污染
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大批工业企业落户农村,而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或者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导致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没有经过完全处理废气、废水、废渣,这些污染物进入环境对水源、空气以及土壤产生危害,对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工业企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的环保意识。通过电视、网络、公众号、横幅等宣传措施,加强民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最终使每个单位、每个人自觉自发的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去维护自己生存的家园。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及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使政府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三)调整农村生态系统的经济结构
调整农村生态系统经济结构,在每一个地区将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加大发展绿色农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力度,让农村在健康合理的方式下前行。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的法律法还比较薄弱,在农村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一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二要加强执法力度,保证农村环境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法律层面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提供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深入,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生态治理也不断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虽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目前仍然是一大难点,但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