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山西西山矿业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国企内部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国企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动机”。这就要求国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力,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拥抱新时代,担起新使命。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可大致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时期”,此期间针对社会千疮百孔的现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职工开展共产主义教育、唯物史观教育,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信心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个时间段国有企业经历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思想政治工作旨在让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指导下落实政策方针;最后一个阶段是十二大到现在,此阶段国有企业陈腐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相对鲜明的对比,同时国有企业发展也面对着产业转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职工老龄化等多种问题,而多数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都有待提升。因此,现阶段,亟需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需求,找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从而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国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职工人才队伍,提升竞争力;有利于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升综合效益。但部分国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没能正确处理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只顾抓经营业务,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非做不可,更有甚者存在“无用论”的认识偏差,看不到也发挥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往一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已经逐渐变得落伍。在工作上,很多政工人员还在沿用老派的工作模式,老方法多、新方法少,停留在读的多、说的多,实际上做的少、做好更少。在宣传教育上,主要依靠开会议、拉横幅、办板报、设专栏,没有使用到方式新颖、效果显著的新方法,没有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成果。
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标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员工的理解认知程度和思想深度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国有企业要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理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性和创新性。例如在反腐倡廉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要转移思想教育工作重心,积极学习廉政理论,进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使廉政工作能够深入基层。再比如学习“两学一做”时,国有企业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融入“两学一做”,使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政治观念,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当的教育理论如何改革和更新,国有企业都要紧随党的步伐,积极接受党的教育,不断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使用最新的理论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原有的针对某个人个体教育转变为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教育。这一形势预示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大的氛围中开展。企业文化是展现企业大氛围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度融合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准,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全面发展。为此,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内容。首先,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国有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是在长期的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的,能够充分展示出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为此,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创设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且在其中积极融入核心价值理念,进而给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积极影响,使企业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职工了解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无论是国企决策层、管理层,还是普通职工,都要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积极意义。
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活动,就其实质来说是对人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然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与之相适应,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