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宣传部),陕西 榆林 719315)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建设的我国第一个2亿吨级煤炭企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矿区从1985年开发建设,现有大型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16个,累计生产煤炭27亿吨,实现利税33亿元。在30多年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党委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文明建设载体与机制,近年来着力推行主体文明建设法,打造新型文明矿工队伍,取得了可喜成效。公司党委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先进集体”“中央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所属单位共创建全国文明单位5个。神东首家研究企业党建史,出版发行《神东党建史》,为中央企业党建史研究做出典范。
目前,在新形势下,研究总结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推行主体文明建设法的实践,对于推动国有安全高效煤炭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思想意识的多元化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聚焦到高素质队伍建设中。神东公司三万员工,平均年龄36.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3.5%。特别是2004年以来,每年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近千名,累计引进6000多人。青年员工成为员工队伍的主体,大多80后、90后,相对于老员工,青年员工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创业年代,缺乏神东改革创新的历练。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归属感与忠诚度。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新形势,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聚焦到解决青年员工思想问题,强化价值引领,建立一支适应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职工队伍。
二是煤炭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凡是煤炭企业,都决定了其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煤炭企业远离市区,煤炭工人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集中于井下。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精神空虚。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精神领域的需求,是煤炭企业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在培育和引导青年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通过硬件、软件的配备与提升,逐步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员工。这就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员工群众为建设主体,以职工队伍建设主体工程,选择最佳的形式和载体。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群众性,能适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能促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使员工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使员工真正融入到企业之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实践中,公司党委对精神文明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提升地位,确立了这样的定位:精神文明是企业科学发展的主体目标,新型文明矿工队伍建设是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广大员工群众是文明矿工队伍建设的主体力量。这样的定位,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资源配置必须以队伍的文明为导向,并且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和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具体实施过程中,着重加强了两个控制环节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实施“五个转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做好顶层设计。从煤炭生产企业的特点出发,针对员工数量多、生产矿井、辅助单位、后勤单位等性质不同群体的需求,认真研究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机制。根据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国资委宣传局印发的《关于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 做最美央企人”岗位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前期调研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制定了《神东煤炭集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确定了以“开展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和抓好“四个融入”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载体,推动实现“五个转变”即:建设重心由“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工作载体由“注重表层、表面”向“打造安全、文明、幸福新矿工队伍”的转变,建设主体由“公司层面”向“各单位、科队、班组全员参与”的转变,建设重点由“一线员工”向“党员干部”的转变,工作方法由“注重理念提炼”向“实践创新为主”的转变。
二是健全责任机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企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政工部门具体组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机制。
神东矿区于1982年探明,1985年开建,经过初期艰辛的探索,以“安全生产高效生产”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文明之魂,确立了“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五高方针,形成了以“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的生产模式,成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先行者。
用“我要安全”凝聚人心,创建了煤矿安全生产预控管理体系。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现了人、机、环、管有机统一。安全风险的超前预控,隐患整改排查的有效闭合,促进和提高了安全管控能力。从1998年起,公司煤炭产量每年以千万吨递增,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水平始终保持在0.003以下。
用智能化生产的激情创新了现代化煤矿生产系统。多年来,神东在矿井设计、开拓布置、开采工艺、采掘装备、搬家倒面、快速掘进、引进设备本地化制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清洁生产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了千万吨矿井的核心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创新项目303项,获授权专利862项,获省部级以上荣誉13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用集约化的理念创新了高产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应用“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彻底改变传统煤矿的生产组织方式,组建了综采搬家、生产准备、洗选加工、装车外运、煤质管理、地质测量、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物资供应、后勤服务等10大专业化服务中心,实现了人员、装备、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员工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力量,而党员是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神东有9000名党员,约占神东职工群众总数六分之一,占合同制员工总数的35%。如何充分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员工不断提升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突破解决的重点课题。多年来,神东不断探索和总结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方法和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党员教育分级培训,提高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建立了依托属地省市党校培训、公司业余党校培训、基层党组织培训的三级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先后选派163名助理级以上干部参加了陕西和内蒙古行政学院干部轮训。每年组织150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到延安干部学院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每年组织30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公司业余党校培训。与此同时,注重员工专业培训,塑造精品培训项目,名师大讲堂、机电技术人才培训班等培训项目得到员工的肯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续聘、新聘工作。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专业培训,极大提高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党务工作者以及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使他们更加适应神东事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
道德模范学习宣传、神东精神主题宣传、《神东之路》观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公益广告刊播,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既要坚持工作连续性、常抓不懈,又要发扬与时俱进精神、常抓常新,持续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实。
注重挖掘基层先进典型,先后推选出的“劳动模范”、“最美员工”等各类先进个人及“大学生采煤班”等先进集体。神东共有中国好人3名,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1名,陕西好人2名,榆林道德模范、榆林好人、伊金洛霍好人共12名。一个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家庭。2012年承办了中央企业先进精神报告会,举办了三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共选出了80多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切实发挥道德模范的典型引领和评选表彰的工作导向作用。
传承和弘扬神东“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践载体。公司抓住这个关键点,创新形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弘扬神东精神,持续深化神东精神的价值认同。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起了强烈反响,收效显著。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截止现在,神东志愿者累计从事志愿服务达10000万人次,68824次。
全员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广大员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精心组织了富有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员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热情,提高文明素质。
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矿区,和谐神东”的主题,积极配合地方综治工作的部署,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制定了治安工作实施细则,同各重要岗位人员签订综治包保责任书,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平安建设活动。
随着员工文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多样性和管理复杂性的增加,公司着力构建以员工为主体的下上左右互联互通的载体与机制。2011年10月,神东在局域网开通了董事长信箱,畅通了员工表达诉求、建言献策通道,及时落实解决好员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促进和谐,为员工谋幸福,为客户增价值”的企业使命。多年来,公司饮水思源,主动深化地企合作,积极反哺地方发展,共襄和谐发展之梦。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解决地方的生态环境、公路建设、地方企业扶助、医疗卫生以及捐助等。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3.8亿元,治理面积330km2,大于开采扰动面积45km2,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3%-11%提高到64%以上。集中建设了17个移民新村。在蒙陕晋三省区累计支付村庄搬迁、移民安置和塌陷补偿费用132亿元。出资26亿元在神木和伊旗兴建神华新村,配套建设了商业、教育等公共设施,解决了6000人的集中安置问题。同时,带动周边域的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直接间接地为当地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认真落实国家扶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分别对米脂县和吴堡县实施定点帮扶,以产业帮扶、基础建设、消费扶助、提升技能、精准教育、送医下乡等一系列扶贫“组合拳”为抓手,累计投入资金9041.93万元。帮扶米脂、吴堡两县44000多人顺利脱贫摘帽,走上增收致富路。
总体来说,安全高效煤炭企业推行主体文明建设法,从主体上定位,端正了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我是谁”的问题,从主体上实施,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向,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从主体上升华,构建了巩固和检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通道与机制,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值得长期坚持,持续深化,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