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 杨传卫 刘勇 张沫
摘要:期刊内容的标准化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期刊出版流程优化的依据,为期刊的管理提供抓手,能让期刊出版做到有章可循,让期刊质量的提升有依有据,让中国期刊有条件走向国际,展示更多中国的科研成果,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本文阐述了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基础与传播渠道,分析了期刊内容标准化建设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的期刊内容标准化项目与《期刊文章标签集》,并针对期刊内容标准化建设提出意见。
关键词:科技期刊 期刊文章标签集 国家标准
随着我国科研投入持续增加,科研成果产出也大幅度增长。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何打造与科技进步相匹配的科技期刊集群,拥有与国际科技期刊出版传播同频的能力,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界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后续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受资助的大部分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等学术影响力指标均有所提升,精准的分类扶持已初现成效。虽然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的影響力有所提升,但我国的SCI期刊数量占比还很低。2018年,我国第一作者SCI论文数量(37.63万篇)占全球SCI论文(207.56万篇)的18.13%,而我国SCI期刊的占比只有约2%,说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滞后于我国科研能力的增强和论文产出的增加。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同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该意见强调要“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推进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转变,全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能力,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
一、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础与传播的主要渠道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以国际学术交流为基本出发点,是“真正发表前沿研究成果和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能得到领域同行广泛认可的期刊”。具体来说,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应具备以下特征:恪守一流的出版物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出版和展示相关领域最具时效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能够引领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拥有一流的出版技术为期刊内容的生产、出版和传播服务;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增值的知识服务。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需要统一的标准体系与聚合内容的在线数字平台。
1.标准化是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础。科技期刊标准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一流期刊发展的基础与助推器,是全球学术共同体遵照的标准,是全球学术内容传播、学术评价的基础架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欧美学术界、期刊出版界及IT界为主体,研发和制定了一系列面向科技期刊需求和发展的标准体系,不仅在期刊的格式规范方面,也在期刊生产流程、学术出版伦理、内容描述与标引、数据交换、内容存储与复用、期刊评价、读者行为分析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体系对期刊出版集团以及分散性小规模期刊出版机构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基础性作用。
目前,已经被国际科技期刊广泛采用的标准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直接从其他领域,主要是计算机及互联网领域引入的标准,如实现元数据交换的DC(都柏林核心集)标准、实现内容聚合的RSS标准、资源描述框架RDF等;第二类是与其他学科共用的标准,如与数字图书馆共同使用的OAI-PMH协议、跨库检索的Z39.50标准等;第三类是期刊特有的行业标准,包括实现全文内容标准化描述的JATS标准、实现姓名消歧的ORCID标准、实现可信的数字内容使用报告COUNTER标准和方便获取内容使用报告的SUSHI协议。
这些标准构成了国际学术内容整合与互联、期刊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建设的基础框架。各期刊出版机构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为全球学术共同体提供高效、可信的内容服务,实现期刊的价值。
2.在线数字平台是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传播的主要渠道。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深度和广度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我国学者大部分SCI论文都在其他国家主办的SCI期刊上发表,其主要原因除了评价导向的因素外,就是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全球传播能力信心不足。而事实上,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与欧美国家的一流期刊相比,也确实有巨大的差距,甚至与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建设必须契合学者获取文献的行为和渠道。目前,国际主流的科技期刊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主要是依赖于数字化在线服务平台,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J-STAGE等,以及一些专业的学科门户,如PubMed、Ei、IEEE、ACS、IOP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者获取文献的渠道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学者获取的文章中来自搜索引擎、在线服务平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而来自印刷版期刊的比例在逐渐降低。
在线平台化的内容聚合与个性化深度服务已经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这是我们建设国际一流期刊集群所必须跨越的鸿沟,而在线数字平台的建设也有赖于科技期刊标准体系的完善。
二、期刊内容描述标准化的原则与意义
期刊全文结构化描述标准化是指按国际主流标准,对期刊全文内容要素进行标记,主要包括内容分类标准化和内容描述标准化。内容分类标准化通常是按一定的分类体系对内容进行分类,便于内容集成平台对内容提供分类服务,如按学科体系把内容进行学科分类,或者按内容类型,分为综述类、研究类、案例报告类等。内容描述标准化是对内容本身按内容性质和语义进行标准化标记,通常采用XML文件进行描述,有些机构也采用SGML文件来描述。但鉴于SGML文件的复杂性、可互操作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已经逐渐被XML文件替代。
1.内容描述标准化的层次与原则。内容要素的标准化描述是采用国际标准或与国际标准兼容的标签体系,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描述,以实现期刊内容计算机可识别、可处理和可复用。内容标准化描述应该包括内容要素的标准化描述和语义内容的标准化描述。例如,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机制”整个标记为文章题目(
内容要素的标准化描述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实现内容与形式(版面语言)的分离,但必须保留语义;二是计算机可理解,无歧义,主要是要对与XML保留符号进行转义处理;三是采用标准化的标签体系,实现跨平台的内容复用;四是最小颗粒度标记;五是保证内容完整性,XML文件中必须包含文章的全部内容;六是实现全息性,单篇文章XML文件必须包含本文准确的出处信息;七是无冗余,不包含无语义含义的内容。
2.内容描述标准化的意义。数字环境下的期刊内容出版与传播无一不是在计算机辅助的基础上进行,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处理还是以人为主的工具使用,无法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虽然从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效率,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传统的排版系统只是提供了一个排版工具,由人工操作实现版面的布局、格式控制和结果输出。期刊内容在传播中也是如此,读者通过计算机检索技术,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然后从海量的检索结果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同时,由于平台和工具的差异,在内容复用和集成时,往往需要重复的数据加工。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计算机“不懂”内容,因此也就無法完成更智能的工作。只有实现了内容标准化描述,才能让计算机“看懂”内容,才能完成期刊在数字环境下的高效生产和精准传播。期刊内容标准化描述有助于期刊内容的出版和传播。
一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出版效率。内容标准化描述可以使计算机在作者投稿、专家评审、编辑加工等环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支持。例如,系统可以为作者提供自动化的投稿服务,可以自动为审稿人提供适用于不同终端的多个版本,也可以为编辑提供更加智能的检校服务。在此基础上,期刊出版可以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出版效率和期刊质量。
二是实现快速发表服务,缩短出版周期,提升学术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内容标准化描述使期刊文章在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重组变得简单,因此,可以快速地把被录用的文章以标准的格式发布到各个数字出版平台,实现即用即发,大幅度降低出版周期,提高学术内容传播的时效性。
三是实现自动排版,降低排版成本,缩短出版周期,促进内容体量的提升。基于标准化的内容描述,使计算机能理解内容,因此也能按内容的形态,根据模板进行自动排版和重组,同时生成融媒体出版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版本。这种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在期刊文章体量增加而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非常重要。
四是实现核心内容自动提取,为读者提供差异化内容服务,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基于标准化的内容描述,使计算机能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对内容进行分割、重组和呈现,为不同的读者提供差异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
五是提供内容增强服务,提升期刊知识服务能力。借助于大数据的支持,可以在原有的内容中插入链接,展示文章以外的有价值的内容甚至广告,实现文章与整个学科和产业的融合,这将大大提高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
六是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和国际的数据交换,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学术出版和传播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如数据库和内容搜索平台、知识服务机构、内容集成机构等,都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采集、集成和提供服务,我国期刊内容描述只有遵循这些相同的标准,才能被这些平台收录和集成,才能为全球读者提供服务,进而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七是整体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实现与期刊相关的所有领域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为我国期刊的长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八是实现学术出版和传播最低限度的FAIR(可查找、可访问,互操作和可重用)原则,使学术共同体更容易发现、获取、整合和再利用学术内容。
三、我国期刊内容标准化建设项目
我国的期刊标准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ISO/IEC国际标准总量的0.7%。长期以来,我国期刊主管部门一直很重视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在国家层面的出版工程中,如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均设置了标准研制工作,也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如数字期刊术语(CY/T 149—2016)等。
2018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设立了“数字出版技术标准研究”项目,旨在提升我国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标准化水平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力。
“数字出版技术标准研究”项目通过聚合国内典型出版单位和数字出版行业主要服务商,共同发力,研究制定标识与描述、分类、流程、质量检测、数字内容存储复用与交换、内容资源加工等技术标准,以解决出版物管理、内容生产和传播、知识服务、数字教材、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技术规范缺失的问题。其中,课题1《数字内容加工与传播标准研究》的成果具体为研制6项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国家标准,包括术语、采集方法、加工规格、元数据、质量控制、应用模式;研制3项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包括对象模型、对象封装存储与交换、对象一致性检查方法;研制1项期刊文章标签集国家标准。
其中,《期刊文章标签集》借鉴了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期刊文章标签集1.2标准,并对我国期刊行业的管理需求和内容出版需求进行了扩展和完善。与现有国际同类标准相比,在多语种支持、学术内容全生命周期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支持在纯英文环境下与国际同类标准兼容。结合数字出版产业现阶段急需的关键通用标准需求和未来发展的主流产品和服务标准需求,解决数字出版内容质量、数据格式、产品形态不一致等问题,研制出数字化生产与保存、国际化数据交换和传播、信息挖掘、语义揭示、知识计算、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基础通用和产业技术标准,以支撑我国期刊出版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新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成果转化,实现期刊文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无缝衔接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和数据交换的无障碍。
国际上的期刊内容传播平台对加入的期刊往往有两个评估标准:学术评估和技术评估。其中的技术评估,事实上就是对提供符合国际标准数据能力的评估。例如,如果想被PubMed收录,首先要提供符合NLM DTD标准的数据,否则学术水平再高也无法被收录。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高质量期刊就是因这些数据标准问题和技术问题,被国际学术互联体系拦在门外。国家标准《期刊文章标签集》的研制与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四、关于我国期刊内容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在互联网开始兴起时,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界有人提出“online or invisible”(要么在线,要么不可见),意思是无法提供在线服务的期刊对读者来说是不存在的、没有价值的。现在,在科技论文数量爆炸式增長的互联网环境下,我们认为“Standardization or invisible”(没有标准体系和相关技术支撑的期刊,对读者来说是不存在的、没有价值的)。只有建设完善的标准体系,并在技术上、管理上落实与恪守这些标准才有可能使我国科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期刊队伍。
1.建立意见收集机制,提高标准可用性。为提高标准的可用性,需建立对标准使用情况和问题的意见收集和修订的机制与团队,建立标准在线使用平台、编制标准的DTD或Scheme,以及期刊文章的XML文件在线验证平台,以确保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改进科技期刊审读机制。在网络阅读成主流的时代,应改进科技期刊审读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的落实作为期刊审读的一部分,使在线期刊审读成为可能,促使期刊采编平台在投稿智能化、编校智能化、发布自动化、数据交换标准化等方面的更新换代。
3.加强学科建设和领域知识库建设,提高知识服务能力。期刊的知识服务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为学者提供文章内容以外的知识增值服务。从期刊的角度看,知识服务主要包括快速阅读服务、内容聚合与专题服务、新内容速报服务、内容深度挖掘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等。加强领域知识库建设是挖掘知识价值和体现内容标准化描述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深度知识服务的基本保证。
4.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鉴于我国对国际学术界的贡献和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相关标准化制定机构必须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而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界在这些方面参与极少,甚为可惜。这也是我国期刊出版标准体系长期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林家乐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杨传卫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刘勇 张沫 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继红,骆振福,都平平,等.“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非SCIE期刊的影响——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0).
[2]许晓阳,马峥,顾洺玮.“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绩效分析——以SCI收录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1).
[3]王燕.“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10).
[4]陈振英,刘梦琪.“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效果分析——基于近6年期刊计量指标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0).
[5]任胜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科学通报,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