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古筝

2020-12-07 06:04努尔开力迪·吾哈甫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1期

摘 要:论文对哈萨克族的传统民间乐器“节特根”的发现和研究、复原和改良以及演奏和装饰进行了探讨,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节特根;发现和研究;复原和改良;演奏和装饰;相关成果

哈萨克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蒙古和中国等不同的国家。哈萨克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部族、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古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族不仅继承和发展其起源部族塞种、月氏、乌孙、康里(康居)、阿兰(奄蔡)、匈奴以及民族主体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咄陆(杜拉特)、弩失毕、突骑施、葛逻禄、基马克、西辽、钦察(克普恰克)、乃蛮、克烈、蔑儿乞惕、阿尔根、瓦克、弘吉剌、扎喇亦儿、阿里钦等部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先进因素,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草原游牧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异彩。尤其是,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艺术,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北花园中一朵迤逦的奇葩。哈萨克族古老谚语说到:“语言无法表达,声音可以传达”,而哈萨克族著名诗人阿拜·库南拜曾经形容到:“歌儿替你打开世界的大门,你的身躯又伴着歌儿被埋进坟墓”。从这句诗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哈萨克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音乐就是哈萨克族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占据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哈萨克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其产生于无文字的、远古的部落与部落联盟时代,始终伴随着哈萨克族人民的演展历史。哈萨克族传统艺术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主要包括歌舞、乐曲和器乐以及图案、刺绣等。其中,乐器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别具风采。据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考证,哈萨克族的乐器共有60多种。根据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弹拨弦鸣乐器,代表性乐器有冬不拉、节特根、谢尔铁尔、阿德尔那等;弓弦拉奏乐器,代表性乐器有库布孜、克勒库布孜和尚库布孜等;气鸣乐器,代表乐器有斯布斯额等;打击乐器,代表性乐器有达布勒、图雅克等。

本文所探讨的“节特根”(etigen)是哈萨克族乐器中只能发出单音的古老的多弦弹拨乐器,《哈萨克苏维埃百科全书》[1]对节特根的描述是:“节特根是哈萨克民族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最早的样式是雕凿而成状似木制的方槽,琴面宽阔光滑,张拉七根鬃毛弦弦,琴码的位置上有髀石,演奏者演奏乐曲时可以来回移动琴码,以发出风格不同的琴音。”

一、节特根及其研究概述

节特根被形象地成为哈萨克族的古筝,是哈萨克族弹拨弦鸣乐器组的代表性乐器。其最早的样式是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琴身长约1米左右,呈长方形,木盆状音室,琴面宽阔光滑,张拉7根马鬃毛弦,弦下由7枚羊髀石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演奏者通过来回移动做为琴码的髀石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節特根琴有精良的共鸣箱,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哈萨克语的“etigen(节特根)”由词根“eti”(七)和构词词缀“-gen”构成。其中,“七”在哈萨克语中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吉祥数字,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见,“节特根”在哈萨克语中表示“神秘的七弦乐器”之意。

关于节特根的来历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生动,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这样解释节特根由来的原因:很早,很早以前的一个冬天,风雪严寒肆虐,人们饱受粮食饥荒和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当时,有一对老夫妇,共有七个孩子,由于他们家境贫寒、房屋破烂不堪,他们的七个孩子都因疾病、饥荒或者其它原因相继离开人世。老人没有条件祭奠逝去的孩子,只好将干枯的树木雕凿成乐器。每当逝去一个孩子,老人就会在这个乐器上增加一根鬃毛弦,然后用孩子们的玩具—羊髀石作为琴码,弹奏忧伤的乐曲,以表达对孩子们的思念之情。老人分别为七个孩子创作了七首乐曲,即《qara??m(哈拉格木)》(宝贝)、《qanats?nar(哈那提斯那尔)》(折翼)、《qumar?m(库马热木)》(迷恋)、《ots?ner(沃提索涅尔)》(香火)、《baq?tk??ti(巴合提阔什特)》(不幸)、《kyntut?ld?(昆吐特勒德)》(日食)、《qusabold?(库萨波勒德)》(心痛)。后来,人们称其乐器为“节特根”,即“七弦乐器”,并进一步完善,在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

相关节特根的最早报导可见于18世纪欧洲探险家依·列非尼、依·盖罗根之探险记中。他们在探险记中都较详细地叙述中亚哈萨克草原及西伯利亚操突厥语诸民族中发现一种被当地人称之为“节特根”、“叶提盖”、“叶提干”、“亚塔伽”的,带有七根弦的古老乐器经过,并描述其外形和构造,与俄罗斯乐器“古斯力”和“利铁尼亚”相似。1786年,П·С·帕力拉斯前往中亚哈萨克草原作探险旅行,帕力拉斯在探险记中收录这次探险旅行过程中在哈萨克人那里看到并演奏“节特根”这一古老乐器的经过。1818年,俄国学者A·玛斯罗夫发表专文对节特根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其称为“亚塔伽”。1860年,一位不知姓名的探险家在沙俄奥伦宝省的哈萨克人中拿到一台最早样式的“节特根”,并1868年送到圣彼得堡民俗博物馆,但后来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被失踪,只留下图片。这是关于节特根的早期几次报导和遗存的相关材料。之后,赴哈萨克草原作民俗研究的各国旅行家都报道了此类报道,但19世纪中期后突然中断。可见,哈萨克人使用节特根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此后逐渐失传。

二、节特根的复原与改良

1966年,哈萨克斯坦著名乐器制作艺人沃拉孜·白山拜耶夫根据圣彼得堡民俗博物馆保存的节特根图片,复原了早期节特根的原型。将节特根由7弦增加到了13弦,并通过改装弦扭和移动琴弦,使其音域增加到一个半八度,节特根的音质、音色大为改善。1968年,哈萨克斯坦著名音乐学家、古乐器研究家波拉提·沙热拜叶夫解开并划分节特根的音域和音区,制定了音符系统。此后,节特根被哈萨克斯坦国的“世纪之音”、“继承者”、“沃特拉尔音调”、“节特根”、“阿德尔那”等乐团和乐队搬上了广泛的音乐舞台。[2]

1993年,我国原伊犁地区歌舞团从哈萨克斯坦国引进改良后的节特根并开始使用。然而,1993年,哈萨克斯坦国库尔曼哈孜乐团的演奏家()来中国探亲机会访问伊犁地区歌舞团,他在座谈会上时指出,在哈萨克斯坦节特根的改良尚未彻底完成,演奏技艺也未完全规范。他希望两国齐心合作,共同研究并改良节特根。1994年,原伊犁地区歌舞团对节特根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节特根音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音质得到了有效改善,演奏方式也更为简单灵活。

早期的节特根大多在民间应用,样式和结构较为简单,没有精美的装饰,音色较为普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演出团体将节根特作为一种特色民族乐器,搬上了音乐的殿堂,因而节根特的外表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装饰。与此同时,节根特的琴板上增加了十一个出音孔(左边5个,右边6个),用羊髀石作为琴码,呈斜向进行分布,使节特根在演奏时的出音量得到了增强,音域得到了拓展。随着演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节根特的琴弦也从七根增加到了十二根、十三根,琴弦由马尾或者羊肠子换成了塔尔阿姆斯(一种筋线)或者金属弦,同时又安装了专门用来调音的琴轴,琴的外部造型与演奏时的音色较最初有了很大改变。

经过多次改良后,现代节特根的琴弦已经达到了二十二根、二十三根、二十五根之多,琴弦也由马鬃弦换成了专门制作的尼龙弦,琴码由羊髀石换成了特殊材质的琴码,而且呈“V”字形排开,和古筝的琴码相似,演奏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移动琴码来进行调音,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现代的节特根,在琴身面板的左右方,各有一个比古筝的出音孔大了一些的的出音孔,使得琴的音量有了很大增强,琴板也由平面造型变成了稍带一点弧度的拱面造型,外形简单而又不失大气,音色豪放而略显忧伤,具有浓郁的哈萨克族特色。

三、节特根的演奏和装饰

演奏节特根时,首先将琴放在琴架上,琴凳放在琴的右侧位置,弹奏者以坐式为主。在演奏时,要靠近节特根的右侧坐,距离琴十五公分左右,两腿在琴架的下方自然分开,双脚一前一后,上身端正,手臂松弛,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展开,头部略微俯视,仪态自然大方。节特根也可以直接放在腿上来进行演奏。多数情况下,演奏者用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弹奏基本琴音和和弦,演奏技法和手型都和古筝相似,均是虎口微微打开、手指弯曲,强调手型自然,即人在站立的状态下,两手自然下垂、放松时的手型。根据演奏的需要,大拇指略微张开,其他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态,这种放松的手型,不仅要呈现在静止的状态,在演奏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这种弹琴的基本形态。

在演奏节特根时,演奏者双手不用佩戴义甲,可直接用手指进行演奏。演奏技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右手在右邊弹奏,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等手指来弹奏发声,控制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左手在左边按弦,用食指、中指来按压琴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音色。左手按弦和扫弦是节特根演奏技法的两大特色,当然左手也可以弹奏,演奏时候的技法与右手相同。节特根的演奏多用于小乐队的合奏,因其加入,常常使得乐曲的音色丰富了许多。节特根可协奏、伴奏,还可以边弹奏边演唱。

节特根的琴身造型及装饰图案均讲究对称。装饰图案以哈萨克族风情图案为主,装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木头本身的颜色为基调,呈现出黄色、黄褐色和褐色,再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兽骨或兽角片,以几何的形式镶嵌出有规律的条纹图案。另一种则是直接用颜料将木头本身的颜色遮盖住,其基色为黑色或者是明度、颜色偏暗的红色、桔色、蓝色等,也可进行多种颜色的搭配,再使用色泽不同的颜料画出所需要的装饰图案,一般是三角形、方形、菱形、直线、曲线等几何造型,或者连续的花草纹样等。同时,运用重复、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设计手法,对角隅、边沿进行装饰,凸显出装饰图案的均齐之美。

总之,哈萨克民族乐器节特根流传至今,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及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乐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西方音乐文化在全球的全面张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正在一点点地被蚕食和弱化,而随着本土音乐文化的不断丧失或边缘化,必然会导致民族音乐文化蕴涵的民族精神的迷失及自身价值的缺失。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节特根这一被誉为哈斯克族“古筝”的乐器,承载着哈萨克族的民族感情,体现着哈萨克族的审美观、艺术观,是传承哈萨克族“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唯有继承和发扬类似于杰特根的,许许多多的民族乐器,来捍卫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不断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和基础。

注释:

[1]哈萨克CCP科学院百科全书编委会.《哈萨克苏维埃百科全书》.阿拉木图《科学》出版,1972-1978年,第4卷,428页

[2]哈萨克斯坦国文化-新闻-体育部.《哈萨克文化百科全书》.阿拉木图《阿茹娜》出版社出版,2005年,251页

参考文献:

[1]毕桪.《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徐萌菂.《乐器》[M].2017.11

[3]海拉提·沙吾提.哈萨克亲属称谓语[J].新疆大学学报(哈文),2010.2

[4]阿拉木图火焰出版社出版的《哈萨克民族乐器》,1986

[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哈萨克民族乐器》,2014

作者简介:

努尔开力迪·吾哈甫(1986--)男,哈萨克族,新疆伊宁人,伊犁州文化艺术研究所群众文化助理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