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忠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哲学义的大众化是一个重大课题,其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立足于前人总结的教训和经验,我们需要不断摸索,立足于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以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更好的发展。对此,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宣传形式
现阶段,大众化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发展的主要趋势。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具体选择而言,是基于理论态度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确保能够贴合人民大众理解模式,通过该宣传的方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将理论本质作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在现实方面的真实诉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价值
我们所处的时代丰富多彩,社会在持续变革和创新,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当代中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尽管马哲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引导,但当下依旧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只有坚持马哲大众化,引入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去除不利因素,消除消极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彻底解决问题,提高综合国力。通过对马哲的全面宣传、贯彻和应用,使其不断趋于大众化,可以确保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思想,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程。当代中国马哲将大众哲学思想提炼出来,和大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深厚的大众化发展基础,同时具备中国特色,马哲大众化的实现就是保持其哲学内涵和大众利益的一致性,形成哲学供求相互适应的良好局面。这充分彰显出马哲大众化对当代中国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的主要问题
(一)内容脱离实际
马哲大众化的实现主要是为了和人民群众一起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在实践中并未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没能完全从大众的角度谋求发展。有时候没能把控好风险,没有实事求是,随意放逐自我、创造概念,内容缺少民族化特性,与事实不符。加上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冲击,即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有一些内容是我们的群众不容易接受的,制约马哲大众化的达成和发展。
(二)传播过程低效
随着网络科技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马哲大众化传播过程面临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技术和能力是传统的传播语言、传播媒介无法企及的,网络世界的内容丰富无比,在传播上表现出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和传统传播方式相比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马哲大众化的实现和发展。然而问题就在于当代中国马哲大众化传播的语言缺少民族性、通俗性,缺少与网络信息运行匹配的语言,人民群众往往难以理解其真实含义,最终导致无法在互联网世界将新科技对马哲大众化传播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没能满足传播要求,造成传播过程低效。
(三)宣传形式单调
我国在宣传马哲时主要以教育形式为主,通过教育传播马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小学到高校始终都基于教材让学生了解马哲,这样的宣传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或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大众而言,他们对马哲知之甚少。还有很多杂志、报刊和广播、电视等也努力加强对马哲的宣传,但这些传统的形式面向的大众较少,难以推动马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这足以说明马哲宣传形式的单调性,尤其是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发展马哲大众化离不开丰富的宣传形式和渠道的支持,宣传形式单调的问题严重阻碍马哲大众化的深入。
(四)缺少人才支撑
在当代中国马哲大众化的研究中,一些人员太多重视理论和数量,降低研究成果的质量,不利于马哲大众化的实现和发展。实际上对马哲的研究不应受到理论的限制,在实践中也要持续丰富和创新。但有一部分人只将马哲作为理论的一种,忽视其作为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科学依据的价值。而且现阶段从事马哲研究的工作人员缺少大众意识,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马哲大众化发展缺少人才隊伍的支撑,减缓发展步伐。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发展途径
(一)实现内容民族化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存在着概括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1]。但在内容方面需要偏向于民俗化以及民族化,其中民主化指的是广义的民族主义。同时,在传播方面对这些内容予以了具体、简单明了的阐述。所以,内容民族化应落实以下几点:第一,内容应结合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在社会发展中,不同民族在思维方法与接受习惯方面所具备的特点或许有所差异,在长期积累后,可以通过稳定的形式实现良好的保存。所以,马克思主义应确保此类内容和我国接受、思维习惯相符,唯有如此,才能够适应我国人民在思考方面的方式,夯实大众化发展的基础。此外,将我国长期发展中的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予以融合,然后表达社会理想。对本质以及我国恒久不变的美好愿望进行结合,才能够调动人民群众所具备的真实感情,产生情感共鸣。民族化即中国化,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与实际作为基础。所以,内容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化的达成。
(二)传播语言的民族化、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抽形象非常强,普通人民群众理解起来往往较为困难,容易陷入思维的困境进而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无法做到持之以恒。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行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表达哲学理论,如此方可使人民群众主动对哲学理论展开学习[2]。近年来,诸多大众传媒,如网络、电视等媒体,都开始借助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播,讲授者经常会通过一些简单且形象的语言转化那些枯燥单调且难以理解的理论,如此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常,要想理论被更好的接受,就需要将其语言方式充分转化,并做到深入浅出。若一味地只对偏冷的理论进行灌输,仅重视对理论的深层原理予以挖掘,则这种理论势必无法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用,其最终价值也就难以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务必要避免向庸俗化发展。在具体开展工作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倾向于庸俗化,其产生了严重影响,会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受到非常大的损害。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拓展宣传形式
不论是哪种文化,其传播均离不开媒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为了能够让人民群众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予以全面的掌握,就一定要把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
第一,让大众传媒成为桥梁和纽带,顺利连接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受持续发展的信息产业的影响,大众化时代正式来临。这一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现代的印刷、排版设备以及电子化的传播技术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普遍运用,能够快速的传播信息[3]。诸如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媒体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使之在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渗透。借助多样化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予以积极推广,让更多的人都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正确影响其思维方式与生活。
第二,应对宣传方法进行拓展,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借
助图书、报纸等相关权威媒体,并在宣传、授课工作的辅助下,与丰富的艺术文化形式相配合,帮助人民群众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内涵深刻了解到,对传播方式展开积极创新;利用互联网传播理论手段,将理论传播的速度加快,真正把网络的理论话语权以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避免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针对如何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学习、宣传理论展开积极探索,从而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路径得到拓宽。
(四)重视培养优秀的人才
根据马哲研究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广马哲的工作人员务必要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之中,在其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的领导和引导作用[4]。作为新时代的马哲研究和推广人员就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理念,文化底蕴深厚,能主动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努力学习和改进,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同时要拥护当代中国马哲大众化,具备宝贵的品质以及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注重并持续强化对马哲大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解决当代中国马哲大众化问题、推动马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保证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提高工作效率。
为此,在当下要给予培养专业的马哲大众化人才足够的重视,在各大高校里选拔大批有志青年,将其培养成马哲大众化发展的优秀接班人;注重人才选拔、培训,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活动,并定期统一考核,了解其掌握业务技能的真实情况,据此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切实提升工作人员认识马哲大众化发展的水平;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党中央新制定的政策,主动观看有教育價值的专题影片等,尤其是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哲理论的学习,使其树立马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观念,充实人才队伍,从而使大众在马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广马哲,加快其大众化发展。与此同时,要根据当代中国国情,全面落实马哲大众化监管工作,有效掌握大众的真实想法和意见,促使大众更积极地加入推广马哲大众化的行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引导全民一起建设共产主义,保证当代中国马哲大众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们思政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发展,我们一定要将思政工作的政治优势与“生命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其理论、方法展开积极创新,确保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大众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王伟光.开辟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8-29(001).
[3]王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祖国,2017(07):135+140.
[4]钱英.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与反思[J].黑河学院学报,2018(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