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有话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一些文物保护相关的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束之高阁的古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物正在“活”起来,文物保护工作者也开始被大家熟知。他们或是数十年如一日,在每个需要维护的文物基地,留下密密麻麻的足迹;或是用高超的技艺,与手中破损的文物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用自己的真挚和热忱,换来文物的生命与温度。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然而,大自然风雨的侵蚀、文物犯罪分子的偷盗破坏,让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物保护工作没有尽头,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一直在路上。愿他们的辛勤付出能被所有人看见和尊重!
能量标签:纯粹精致
能量指数:★★★★
一石一碑,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有故事,文物工作者所追求的,就是让每一件文物尽可能地讲出最完整的故事。在刻刀与木石之间,他们雕刻着理想,给我们的文化留根,让我们能够去寻找、去探索那些被淹没在时代变化中的往昔岁月。这种文化担当、责任担当,这份穿越古今的奇妙,浸透的是对文物的挚爱、追寻与赤诚。
细腻的“慢生活”态度,极致的“工匠精神”内核,藏着一份精致心态。他们不仅是用手在修复,更重要的是用心在传承。他们安安静静坐着冷板凳,用匠心守护着古人的智慧,修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六安市第九中学九(13)班 / 李 亮
指导老师 / 侯守斌
能量标签:脚踏实地
能量指数:★★★
人们眼中的他们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被风霜洗礼的皮肤又黑又粗糙,眼角嘴邊都刻满了皱纹,看上去一直在微笑。
当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时,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立刻到达现场进行抢救性修复。他们缓慢有序、小心翼翼地为勘测、维修大佛搭建或拆除脚手架,确保不会意外碰伤大佛的本体与周边的岩壁。同时,还有人使用软梯,在半空中对大佛指缝等平时难以清理的位置进行植物病害去除与清洁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为大佛进行了长达200天的体检。最终,经过艰难而细致的针对残损开裂区的保养排险工作,大佛重获生机!当金色的朝霞照耀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时,他们仿佛与大佛融为一体,熠熠生辉。
即使我们不知道那些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姓名,但他们严谨务实、脚踏实地、艰苦作业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他们也是普通人,但又那么的不平凡,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楷模。
合肥市葛大店小学六(5)班 / 肖诗彤
指导老师 / 刘金凤
能量标签:工匠精神
能量指数:★★★★★
每个博物馆里,都珍藏着许多精致独特的文物。当人们惊叹于这些巧夺天工的文物时,谁又能想到,这些带有千年韵味的文物背后,有多少人在兢兢业业地工作。
讲到文物,我想起了我的大伯。他是安徽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员,还是青铜器组的组长呢。他专修青铜器,经手的文物数不胜数。
因为长期接触青铜器,他的手上散发着洗不掉的青铜味,布满了一个又一个茧。大家都知道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铸客大鼎”吧?听大伯讲,当年修复这口大鼎时,他师父金润生是主要负责人。金润生的任务就是要在博物院开馆前把这口鼎修复好。青铜是从矿石里提炼出来的,这口战国时的大鼎,铸造于2500多年前,在地下也深埋了1000多年,原本的青铜又变成了矿石的状态,根本没办法使用焊接技术。时间紧、任务重,金润生带领的团队陷入了深思。
更艰难的是,当时不光要修复这口鼎,还有其他青铜器也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那段时间,大伯很少回家,师父带着他和同事们不断地查找资料,尝试各种方法。通过反复验证,他们终于运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大鼎的完整性与观赏性,让大鼎重新绽放出光彩,以一种更加动人的磅礴气势与我们见面了。然而每当别人提起这件事,他们总是说:“没什么,没什么。”
“没什么”这三个字,深切体现了文物修复者们的工匠精神,他们细心、耐心、专心地完成一件又一件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合肥市葛大店小学六(3)班 / 李育韬
指导老师 / 沈绿叶
编者语:
前段时间,一名湖南女生因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而上了热搜。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是一个太冷门、没“钱”途的专业,有人说它枯燥,有人说它辛苦,但是对于真正热爱它的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专业呢?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让一辈子的几十年,变成几十年专心如一的一辈子,既是勇气,也是情怀;既是坚守,也是幸福。
·能量之光·
让文明传承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早年,他留学法国,在近10年的绘画学习、创作中,成绩斐然。然而,他人在巴黎,却情牵祖国,心系敦煌。蜚声海外的他,怀着“败子回头,振兴中华”的意愿,毅然回到正值抗战时期的祖国。在风沙弥漫的大西北,他率领一队人埋首荒漠,潜心研究敦煌艺术,几十年痴心不改,成为首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
“大同工匠”李白云
20多年的文物保护生涯中,李白云和大同的古建筑、文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坚持钻研中国传统的修复手段,以达到最接近原貌的修复效果。他先后担任项目经理7次,参加文物保护修复工程10余项,其中国保单位6项、省保单位4项,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白水英才”李玉虎
李玉虎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陕西省档案馆工作。36年来,他一天都没有离开档案。他研制的加固剂解决了档案与古文献修复保护领域的瓶颈性难题。他带领科研团队研究出“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保护关键技术”,使濒临自毁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胶片等恢复原貌,系统地解决了影像档案保护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