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第一小学,广东 河源 517100)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笔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是没有问题的,在“解决问题”的这类题上,学生都可以快速找到切入点,正确列出算式,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可能是由于粗心也或者是由于审题不清,在比较基础的计算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题目中总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在学生本人来看,无伤大雅,但是小错积多了就会成为大错,越来越多的计算失误集中在一起,就考试而言,学生可能就已经因为计算失分比较严重了。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看、想、算、查”这四个环节的指导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数字是构成数学学习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只有0-9十个数字,但是这十个数字通过组合排序会产生很多新的数字。同样,加、减、乘、除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四种基础运算法则。小学数学中,学生需要进行笔算的题目其实就是由这些阿拉伯数字以及这几个运算符号组成的。在实际进行笔算的时候,由于很多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还不成熟,一拿到计算题目就急于求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我们忽略了“看”这个步骤,直接去做的话,我们的思维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去做,但是由于括号的存在以及不同运算符号运算顺序也就不一样了,当然计算结果很可能就是错的。对于错误的答案,学生可能从头到尾没有发现自己计算错误,最终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或者是在运算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再去进行改正不仅是对计算时间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慌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老师在进行笔算教学时,一定要首先指导学生去看题。只有把题目看懂了,研究透彻了,后续的解题步骤才有正确的可能性。老师在指导学生去看题时,主要注重两个方面的看,一是数字,看看题目中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怎么组合,防止在接下来的解题中因为抄错数字功亏一篑。二是看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符号,看清题目中包含了哪些运算符号以及有无括号。看清数字,理清顺序再计算,计算的正确率才会更高。
在对题目进行查看之后,学生对题目的主要包含的内容以及需要计算的答案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学生就需要“想”了。“想”是学生提高笔算能力最重要的一步,“想”更接近于理论知识的实际题目的结合,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加以整合,并结合自己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适当的解答。例如:在笔算99×45=?的时候,很多学生一开始拿到题目,就立刻去把竖式列出来,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比较大的两位数乘法想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是不太可能的。在进行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数学题目,99是可以分解成100-1,在对99这个相对数字比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分解,可以成为两个又方便,计算起来又快捷的数字。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自己想到这些,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上课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的发展进行引导。“想”是计算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绝不可忽视。
题目已经审清楚了,解题思路也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进行计算了,这也是学生笔算能力提高的重点。在学生算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几种现象发生,首先,数字或者运算符号错误,这完全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粗心所造成的,其次,很多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某一瞬间思维可能进行了发散,这会使得学生的计算过程有一个短暂的中断,中断之后是否可以再次顺畅连接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心里想的答案是对的,写在本子上就是错误的,或者是由于一些十分低级的小错误。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时刻告诉学生计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注意力地高度集中,不要思维发散,对于计算的每一步都要做到准确连续。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一些计算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
现在的小学生出现的一些计算方面的问题都是十分低级的,往往有很多小学生在做题目时丝毫没有认识到错误,当再次进行查看时,很容易便可以看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一现象也说明了笔算过程中,检查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浮躁,再加上考试内容的增多,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考试交卷之前将自己做过的题目完整地检查一遍,从而避免类似小错误的发生。小学的运算基本都是加减乘除,这一类的运算是十分容易进行检验的,学生只需要代入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相反方向的运算,便可以证明自己计算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笔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为重要的,老师进行教学时,应该重点把握看,想,算,查这四个部分,认真看题,根据题目进行有效思考,然后进行计算,最后进行检查,老师只有指导学生把这四个步骤完美地予以完成,学生的笔算能力才可以不断地进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