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准时期教育扶贫新探

2020-12-07 05:56
魅力中国 2020年20期
关键词:鸿沟贫困地区时期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 年2 月发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 万人(按2010 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年收入2300 元的贫困线),比2018 年底下降1100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下降到0.6%。尽管2020 年初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是我国仍将按计划完成上述500 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后精准扶贫的时期。后精准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防止脱贫人口因种种原因返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脱贫人口因为家族成员生病(因病)、遭遇事故伤残(因残)、家属成员上学(因学)等原因而返贫。第二,怎样巩固扶贫成果,在脱贫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从而和全国人民一起走向小康。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教育扶贫模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从1986年中国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开始大规模扶贫开发开始,教育扶贫就开始参与其中。考虑到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短缺,到现在为止的教育扶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赵阔和张晓京,2019),即通过增加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在增建学校(包括建设希望学校、改造危险教室)、强化师资(包括 和培训教师)、增加图书资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普及9 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但提高了贫困地区儿童的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链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在“三区三州”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地区的4.1 倍和7.6 倍(彭妮娅,2019)。

如果说,在精准扶贫阶段,教育扶贫主要集中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的话,那么在后精准时期,我们认为情况发生了以下变化。第一,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基于学习而实现的技术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尤其重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政府和每一个国民的重要责任(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尔德,2017)。脱贫人口与其他国民相比,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都相对较低,更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

第二,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不但扩大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拉大了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西部农村为代表的后进地区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弥合,将会对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带来巨大的影响。怎样让西部农村地区赶上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潮流是后精准时代的巨大挑战。

第三,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实现小康,脱贫农户在继续需要对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更需要简单、实用的各种发家致富的点子、经验和技术。这种与终身学习相关的发家致富的经验与技术,是到目前为止的教育扶贫所不能完全提供的。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后精准时期的教育扶贫除了继续加大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学扶助之外,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改革到目前为止的以援助贫困地区学校为主的教育扶贫模式,把教育扶贫重点转到对贫困地区全部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教育扶助之上,帮助他们实现终身学习。

第二,改革到目前为止的各教育扶贫单位独立分散的扶贫方式,根据贫困地区脱贫农户的需要,有机组织各扶贫单位的相关力量,实现综合性扶贫。

第三,改革以主要提供资金和实物的教育扶贫方式,根据各脱贫农户的具体需求,提供诸如打工信息、养殖以及相关市场信息、各种农户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术。

第四,改革直接到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的方式,建设后精准时期教育扶贫综合平台网络,直接在网上接受农户的咨询,回答农户的问题,向农户提供各种农户真正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据我们调研,农户,即使是贫困农户现在也差不多家家都有手机,加上国家4G 网络的普及,脱贫农户很容易在家通过手机上网。

建设符合脱贫农户所真正需要的综合性的教育扶贫网络平台应该是我们教育扶贫今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鸿沟贫困地区时期
比亚迪集团扶贫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