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坊柳邓小学,甘肃 陇南 746409)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是孩子真正开始接受系统化教育开始的地方,所以,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无论怎样都绝不会过分。在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始末。最终达到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渴望创新,不断超越的目标,为培养创新性思维而努力。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都还比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于集中注意力,这是小学生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实践精神,使得学生能够参与进教育教学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主讲,让孩子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通过正确引导,提升课堂的活跃性和参与性。同时,教师也要适度开展问题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适度的比赛压力下能够主动思考,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改变旧式教育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板化、应试化教育,顺应新课改的趋势,采取措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延伸到其他方面,使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和实践精神。最终提升了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提升能力的力量源泉。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对新鲜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美术教学包含手工制作、中国画等等,花样繁多、十分丰富,这些学习内容,无疑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在这种心理下,学生一旦产生好奇心,就会不停的去思考,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并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的知识,就会使得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引进一系列的悬念设置,故事引导等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合适的游戏环节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求知欲。如何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编入游戏中去,是所有教学人员应该思考的。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十分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小学生想要学好美术一定要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产生对小学美术的极大兴趣。
拥有发散的思维对学生的创新思想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具有普遍的好奇心,这对他们的创作灵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如何挖掘其创作灵感,激发其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正确的引导。
首先,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些他们可接受的作品,而不是先去学习如何画画。因为只有接受了的事物,学生们才会去了解它,去喜欢它。其次,用语言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对新事物的看法,让他们展开心中的梦想,激发创新活力。最后,揭示主题,让他们开始动手,将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最初的作品中表现的是他们的童真、稚气,但通过这些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发散思维和开放思想。
在打下美术基础框架后,就是让作品拥有独一无二的色彩了。各种样式的颜色,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在上面涂上他们喜欢的颜色,表达出他们内心发想法。在他们认知颜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要打开他们的思维,联想出各种事物,帮助他们用色彩描绘出来。这样既可以让他们的绘画更佳,也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在作品上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毛病,此时应适当的讲解一些颜色知识,如对比度、纯度等,也让他们实际练习,加提高他们对颜色配对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色彩美。
审时度势也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而小学阶段一直都是一个人思维活动已经认知活动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要加强他们对当代美术作品的认知与创新,培养他们的热情与大胆创作。与此同时,也要及时引导,并不断促进他们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的机会。
所谓的自信心,就是学生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可,也是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一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自信心,才能够使其在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在一般的传统教学方法中,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思维也固定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阻碍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个性讲解其绘画缘由,增强其自信心,并结合老师一般性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其次,老师通过学生的互评以及自评方式,也能够是学生加深对美术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了解,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也是对自己肯定的一种方式。最后,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学生自身会消除一些疑虑,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且会越做越好。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明确教学目的和方法,导致产生了迷茫的心理。因此,在老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之路会有很大帮助。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这样可以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具体,能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开放他们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