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
本文主要通过对典型的画像砖《宴乐图》艺术作品进行题材、画面内容、内容内涵来进行分析,从而摸索出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思想。
画像石、画像砖首先是作为建筑构件存在的,它们起到墓葬与祠堂祭祀建筑的结构作用;同时这些砖体又成为特殊的画面载体,昭示着人们对阴阳生死的思索。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用图像对汉代世界进行表现,它们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且主题鲜明,简洁凝练,以生动的形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汉人囊括宇宙,并吞八荒的宏伟气概,生活气息浓厚,充分体现了汉代人对生死问题朴素而深刻的思索。
纵观四川、滇北区的汉画像石,就其年代而言,迄今尚未发现早到王莽时期及其以前的画像石,属于汉代早期画像石也只是个别材料,中期的数量也不算多,数量最多的是东汉晚期。四川地区画像砖的繁荣时期则处于东汉时期。
古代巴蜀之地本就是富庶之地,从杜宇氏教导人民务农,开明氏修建水利,特别是秦并巴蜀以后,中原文化大量传入到四川和云南等地区,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繁荣。《华阳国志—蜀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向见四川在汉代也实属富庶之地。
高文先生关于画像砖题材的种类大致分为这几种类型:1.描绘现实生活:车马出行、宴客乐舞、杂技,民间巫术活动。2.神话传说:四神、西王母、伏羲女娲、日月神“羽人”。3.历史故事:荆轲刺秦、捞鼎、孔子问礼。4.装饰图案:从形式上可分为对称不对称,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
《宴乐图》40×48 厘米,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现藏于成都博物馆。其中,中室东西壁嵌:井盐,并有车马出行、宴饮、宴乐画像石若干。值得注意的是,画像砖在东汉出现了新的模式——“出行”。这种新模式把这两个旅行,行列并置为对称的布局。
在图的右下方,此人身着长袖衣裙起舞;头上戴冠,衣袖拂地。其左一头上戴冠的人,正击鼓为之伴奏。左上方坐二人,其右一人正操琴挥弦,推测为“乐正”之类。右上方一男一女,席地而坐:男者头上戴冠,身着宽袖长袍,女者头着双髻,二人看起来为观赏者。从属于上述分类方式第一种。
张衡《西京赋》中也有“若惊鹤之群罢。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俪。”之类的语句描绘的就是这幅图的写照,与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 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关汉代音乐的文献史料较少,仅只言片语,我们很难从中了解到“乐”的大体内容。从四川画像砖的音乐图像来看,可以发现演奏乐器比较突出。这些演奏乐器以吹奏、打击、弦乐为主。在画像砖中,“抚琴”画像比较常见。琴,乃汉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传统乐器,为八音之首,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演奏礼制。所以,汉代“弦歌”中既常见又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演奏形式。
“宴”指太阳下山,月亮尚未升起的时段,但是宴指的正午或者下午“宀”为“家”或者“宅”。“宀”与“妟”联合起来表示“在正午与妻子共进餐”。本义:在家里与妻子安逸的共进午餐。
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宴”字最早出现在《子夏易传》卷一周易:“上于天需天子以饮食宴乐而已”。由此可以想见,“宴”在汉代已有宴请、享乐之意。
“宴”在中国古代被当作众多的绘画题材,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南唐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在这幅画作中也是记录韩熙载跟宾客宴饮、玩乐、听曲等一系列享乐活动。
宴乐(yue)也称宴乐(le)我们在上述中可知宴乐有享乐之意。但此番根据画像砖的图像来看,这幅图,宴乐(yue)我认为更贴切一些。宴乐古代雅乐之称,即内廷之乐,也叫“燕乐”。最早也是出现在《子夏易传》卷一周易与“宴”字同时出现。总的来看,《宴乐图》的名称由来应该是后人命名的,由汉代命名的可能性不大。
汉朝初期统治者推行“黄老学说”之“无为而治”的政策,并由此产生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虽信奉黄老之说,但统治者仍用儒家思想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精神武器。自那时起,儒家思想受众比较广泛。推测应是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画面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是场景,有夜宴、乐舞、庖厨、狩猎、庄稼等图像,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同时用这种方式为死者在地下提供了衣食无忧,欢乐无比的生活。
川渝地区画像砖又以成都周边地区最为典型。其中《宴乐图》也颇为典型。画像砖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场景,题材视线下移。背后体现了儒家“入世”的思想,同时“宴乐”也寄托了对逝者如生的美好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