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文化馆,云南 昭通 657400)
文化馆是一种公共性服务机构,其是政府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搜集、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各类文艺创作培训,辅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文化馆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综合性与社会性等相关的功能。县级文化馆是县级政府设立的,其是地方性社会文化活动的创作、指导以及活动培训中心,并且也是宣传、学习与实践先进文化的关键力量。在不同发展时期中,县级文化馆都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大关县文化馆地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坐落于大关县城中心,馆舍总面积1986平方米,大关县文化馆的前身为“大关县民众教育馆”,一九五一年更名为“大关县文化馆”,在发展过程中已成为群众文化服务的窗口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和文艺辅导培训中心,举办了多次文化活动,二零一一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三级文化馆”。在新时期环境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渐强烈,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关县文化馆就需要进行创新,实施发展性措施,以此为大众提供服务,促使文化馆事业的稳定发展。
开展社会文化活动是县级文化馆最为重要的职能,在社会不断进步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大众对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逐渐提升。文化馆在举办组织各种活动的同时,也发挥了文化活动阵地作用。文化馆还是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者,群众文艺创作不但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并且也是群众文艺活动的基础,其源自群众,有着极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群众艺术活动中,可以扩大人们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发挥与锻炼艺术才能。文化馆还是活动实施与示范者,因为群众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化,让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量很大。所以需要在内容与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应群众的需求,为基层与社会文化场所举办阵地活动示范。
文化馆作为一个文化性质的事业单位,其有义务和必要遵循这个原则和方向,要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县级文化馆在新时期发展中,需要将为人民服务为原则,不断创造出条件,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文化馆要依据群众的需要,在娱人和自娱方面引导群众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强群众思想觉悟。此外,文化馆的工作还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其中主要是指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事业的需求提供服务。
县级文化馆的工作也需要进行创新,在工作中不仅要传承与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还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对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文化馆不是普通的文化娱乐场所,其需要充分发挥在地方的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成果的代表,是主流文化的精髓。其中要坚持满足与引导,对于群众多样化要求,不仅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普及,同时还需要重视文化品位提高。不但要保障基层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同时还需要呈现出文化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文化馆是组织和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专业工作人员承载着促使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决定了文化馆以后的建设与发展,对公共文化活动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队伍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对普及与发展文化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在新时期环境下,需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要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若是不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则就无法对当地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新时期中的县级文化馆工作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以外,还要具备相关的协调组织能力,这样才可以组织好各种文化活动。所以,县级文化馆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设出一种德才兼备的专业工作队伍,这对于新时期的文化馆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文化馆要创新用人机制,在招聘人员时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与组织能力。其中还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理念与方式,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培训之后得到提升。此外还需要注重对工作队伍新鲜力量的注入,让新老工作人员在工作经验、学历和年龄等方面都能够相互补充,让新老工作人员可以在文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大关文化馆在新时期中的发展更加顺利。
县级文化馆在日常工作需要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新时期中县级文化馆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在开展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时,文化馆要把控好主旋律,结合新时代的脉络,组织与引导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县级文化馆要多多组织一些有导向性和引导性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带动当地文化活动的全面实施。比如组织地方性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等相关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日举办相关的活动,比如在国庆期间组织大型文艺演出,在周末的时候举办一些书美影展览等。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美术辅导、书法辅导、音乐辅导、器乐辅导和舞蹈辅导等活动,面向当地群众免费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不但可以让群众接受艺术的感染,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加强群众的政治意识觉悟。大关文化馆在2013年至今2019举办的书画摄影作品展览40余场,如“山水大关”书画展、“喜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劳动者采风”作品展等,为当地的群众免费开放观展。经过这些丰富活动的开展,可以让群众心灵得到净化,从而陶冶群众情操,创设健康积极的氛围。
县级文化馆最为关键的工作内容就是文艺作品的创设。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是传播与引导先进文化的主体,在创作文艺作品时要坚持用正确的理念引导人,并且要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基层感受与体验群众生活,提供的文化作品也要贴近群众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时代感,这样才可以用优秀的作品影响社会,并且教育群众。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文化馆拥有一支有正确政治思想与高水平的文艺创作队伍。并且还要遵循精品原则,要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丰富地方文化事业中文化作品的作用有深入认知。总而言之,县级文化馆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摄影等方面入手,渗入到基层和社会中,到生活与群众中,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地方、各个民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其紧密结合了群众的生活与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单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还是有关键价值的文化资源。大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芦笙舞,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射弩、端公戏等项目,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大关文化馆开展了多样化的活动来进行民族文化和传承,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开展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培训、苗族芦笙舞、乡村文化能人培训等活动,以此来宣传大关县的非物质文化,普及非遗相关的知识,以及文物法律法规等等。二零零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大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文化厅颁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花山节”。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文化厅颁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舞”等。
在新时期环境下,县级文化馆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加强。为了可以在新时期获得稳定发展,县级文化馆要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强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并且创造出更多文化作品,以此来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