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凤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留各庄镇后北曹中心小学,河北 廊坊 065900)
环境能够对人生产生巨大影响,不然也不会产生孟母三迁的典故,可见环境因素的巨大作用。而校园文化质量高低也能够左右学生学习思维和人生观念的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德育与素质教育两方面内容实施的重要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文明影响基础上,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思维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事业之中,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抱负的学生。
大部分学校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认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更注重课堂内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优化,以求得直观性影响。但是,如果缺乏环境影响,学生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做到对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以此缺乏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理解,这也是缺乏环境宣传与影响的重要原因,单纯依靠教学手段并不可靠,仍然需要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便成为了重要手段。
第一,校园文化设计领导存在僵化思维:大部分校园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往往注重教学水平与教学结果是否达标,却不愿意多思考是否应该构建科学化校园文化,以此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设。虽然,新课改实施之下各个学校已经开始渗透新课改理念,但是仍然无法避免部分领导层面上思想觉悟上的缺乏,从而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化开展,不给予充足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反而限制了校园文化合理化开展。
第二,具体执行人不正确的思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有部分人觉得校园文化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可靠,而且大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犹如批量生产,共性太多、个性太少,无法真正起到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作用。而虽然大部分学校也在极力推动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与素质方面的影响,但是,过分注重眼前目标的达成,缺乏远期发展思维,也将限制了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不单单需要依据精神文明传播与倡导内容,还应该注重学校本身体制内涵,其中包括学校特色、规章制度、教育理念等等,这些校园制度能够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不会走入偏道。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首先对校园制度进行审视和完善,从而规范学校师生言行举止,并形成良好的校风,以此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得到师生共同帮助,完善各个活动的细节。当然,在队伍建设上也应该遵循校园规章制度的要求,不可脱离校园管理层的领导,应注重团队合作,以此形成组织机构的强强联合,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各个班级与各个部门中得到发展与传承。
比如,学校可有效进行制度完善,其中包括《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制度汇编》、《教学基本规范》、《师德标兵评选方案》、《教师忌事十条》、《教师忌语十条》、《文明班级评选方案》、《文明学生评选方案》、《学生礼仪常规》等等,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组织实施机构。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齐心共建;校长---德育处---班级科任教师勇挑重担,全面创建;党组织---团队部---各中队全力投入,活动促建。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组织实施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在校园中形成意识传播,也应该在形象工程上起到良好的彰显作用。在学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学校大门,而大门也是学校形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合理化利用学校大门、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学校时处处感受校园文化上带来的精神文明,以此形成潜意识的行为举止。学校可将各个教学楼给予充分精神文明的姓名,彰显历史文化内涵,凸显教学特点与办学宗旨,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比如,在某一个学校主干道命名中,其命名为:哲思路。那么在“哲思路”两旁的绿化带丛中,可用书卷的形式,刻写一些中外古今哲学经典语句。《中庸》中的:“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等等,这些既符合学校教育,又能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名言警句。当然,也可以在“哲思路”两旁的绿化带丛中,摆放伟人、名人雕塑,就在雕塑底座或背面刻写名言警句。形式是多样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有名字的道路,再配上道路两旁的建设,这样的道路自然就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不论学校面积有多大、道路有多少、操场有多宽、教学楼有多高,都能够充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而如何利用有效空间创设无限校园文化,才是校园管理工作者重点思考的内容,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形成文化传播空间。
比如,四川省营山中学有一栋教学楼是澳门援建的,名曰“莲心楼”,有一个会堂是校友刘天伟捐建的,名曰“天伟会堂”。为了体现这种大爱精神,为了教育学生要学会爱,要学会感恩,可在校园内合适的空间范围修建一个池塘,池内种植莲花。塘中建一亭子,名曰“莲心亭”,亭中建一泉眼,汩汩地往外冒着泉水,取其“点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之意。当然,各个学校得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视其空间范围的大小、位置,再根据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合理充实空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