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艳
(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重庆 405400)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已经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寻找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提前提问,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为之后的数学课堂教学铺垫坚实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转变了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应用问题导学法,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要想充分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价值,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铺垫坚实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己的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导学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利用问题导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了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首先要科学的设计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如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真正实现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比如在初中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从算式到方程的优越性,并渗透方程模型的思想,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首先教师给出一个题目“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速度是60km/h,课程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请问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题目提出问题:从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怎样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借助方程解决吗?这几个问题遵循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他们的思维引到本节课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函数y=-3(x-2)2+1中,你能否判断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利用这个题目为切入点,引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想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学生用描点法绘制出该函数的图像,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总结出图像的形状,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这一问题的导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们通过绘图,充分认识到此类函数图像的形状,为探讨函数的性质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发展比较活跃,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对数学课堂进行拓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在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在正式教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共有几种?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异同?这两个问题是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利用问题让课堂得到了拓展,同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发表意见,也可以通过创建课堂学习平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更有效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和迁移数学知识。问题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问题导学法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灵活的应用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