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芳
(广河二中,甘肃 广河 731300)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的影响着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为了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交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等长辈亲属照顾,很多孩子被迫成为“类留守儿童”。很多儿童长久感受不到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孩子不能及时的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力的感情感体验和心理支持。久而久之,儿童的安全感降低,孩子往往觉得空虚、孤独,没有自信、做事易冲动。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疲于应酬,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让孩子有更好的起点,以后不必像自己这样辛苦,生活能更轻松、更自在一点。但他们又因为没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他们的成长,心里觉得对孩子有愧,从而用加倍的物质补偿的方式,来弥补陪伴的缺失。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更是以宽松教育为主,对孩子是行为一味的包容,无限满足孩子的要求。隔辈亲是一种社会常态,祖父母往往更加溺爱、不愿意逼迫孩子去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不愿意让孩子劳动、尽力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一味的放任孩子自由发展,美其名曰“快乐教育”。这种使自己安心,让孩子贪图眼前的安逸的不良教育方式,不但使家庭教育的疏导和约束作用缺乏效力,还致使孩子自我掌控能力的下滑,分析判断事件能力的弱化,个人道德素养的滑坡。
由于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类留守儿童缺乏有效地管教。在生活上,临时监护人大包大揽,孩子缺少自立、自律,变得懒散,在学习上缺乏吃苦精神,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很弱。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孩子因为无人监管,前一晚看电视或是贪玩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且因为看电视、玩游戏没有把控好时间睡觉过头,第二天不能按时到校等情况。对于孩子的错误,代理监护人出于溺爱等心理,弱化错误,帮助孩子逃避责任。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随便撒谎,无视纪律法规,变得无法无天。
孩童时期在家庭教育培养上的缺失,年少时期的无人管束、放荡不羁,长大后发现变成了现在的苦,却要花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补救和承当。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假如没能对其在家庭教育上加以重视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就有可能致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因为个人能力上的落差,失去核心竞争力;面对种种生活的困难,容易丧失自信心,习惯消极面对、惯于放弃、形成对学习的厌倦、对艺术的无感、甚至对未来的无所谓。
演讲家Leil Lowndes说,“用敦促的态度教育孩子改变,看似强硬又不通情达理。但这样却能够帮助孩子减少怯懦,培养自信。”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出现畏缩、坚持不下去的念头。若此刻,作为监护人轻易的对孩子的退缩妥协,那孩子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后悔的时候,甚至会去埋怨父母的当初的妥协和不强硬。在学习上对孩子放任自由,是父母对孩子做的最残忍的事。学习从来都不轻松,全世界都如此。回顾我们身边的人,但凡人生取得一点成就的,都是要经过千万次的磨砺和锤炼。
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孩子的未来一片坦途,将来能行止由心。那么就不要再纵容孩子,要逼迫孩子一把,在学习中推孩子一把。作为孩子未来的缔造者,就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成功的道路并不平坦上,一路上充满着荆棘与坎坷。现在受不了学习的苦,而不去努力、不去坚持,未来必将面临随时被社会淘汰的危机,一生将会过得很忐忑,惶惶不可终日。父母一定要学会狠心,让孩子在学习上多吃苦,不过分疼爱孩子,该“狠”就一定要狠,该“硬”就一定要硬。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苟日新、日日新,每天都有进步,才能充实自己!
养育子女,不止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将来的路还很漫长,他们最需求的是一路向前,最在意的是我们的关注与引导。我们既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又渴望孩子在将来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能选择工作,选择生活,不被生活所累。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只有欢乐、宽松,更多的是痛苦和刻骨铭心。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清扫孩子学习路上的障碍,但我们更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只有经历学习的痛苦、历经教育的千锤百炼,他成年之后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才能有选择的权力。
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学校管理教育的单打独斗不能给予孩子全面的需求,家庭教育的通力配合在孩子的成长中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科技的广泛普及,部分学生受网络自媒体的影响,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发生严重扭曲。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加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全力配合,共同督促与管理,仅仅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家长,应分清孩子生活的主次。首先,不要一味的想着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给孩子及时的、有用的心理沟通。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时间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利用家长的身份地位严格约束和管教孩子,使他们的言行健康、积极、锻炼孩子独立的能力、适应能力,逐渐完善自我控制的心理机制。第三,家长要和学校建立长久的、及时的联系关系,随时从老师手里了解孩子的一手资料,掌握子女的心理、生理发展动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构筑起全面的家校合作网络体系,从而全方位管理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