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靳
(吉林省洮南市安定镇学校,吉林 长春 137100)
在新课改下,教育领域不再将眼光单纯的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转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即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培养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型人才。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在学科教育中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在新课改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错误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太多的物理实验,无非是给学生提供游戏的时间,还不如加强理论知识教学,或给学生更多的背书时间。加之有的学校的物理实验资源匮乏,实验能力欠缺,在思想意识上并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有用性,从不主动更新或加强校内实验资源的有效建设。此外,即使有的课堂开展一些物理实验,也大多是在课堂上作为演示,给学生展现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学生只是作为观察者观看教师的实验操作,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绝大部分的实验教学依然是靠书本中的理论讲解,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发挥出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
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或者教师一定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注重本校实验资源的建设,对实验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换代,成立物理实验室,保证校园具备更高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加强在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如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教学中,在教学器材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先进行实验展示,并口述实验过程,做好电阻变化记录。随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做并不是浪费课堂时间,而是从实践着手,加强学生的体验式教学,这会给学生以最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更为清楚的理解并联、串联等知识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课堂的授课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往往决定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感性认识在其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上占据主要作用,学生对学科教师的喜爱,常常决定了对学科的兴趣程度。因此,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努力建设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此外,还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顺利传递给学生。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如“彩虹的形成”“海市蜃楼的形成”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坐公交车时遇到急转弯人的身体为什么会向一侧倾斜?”“交通灯为什么是红灯停绿灯行呢?”等等。让学生知道当学会了物理知识后,这些现象同学们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物理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一面平面镜放在水盆中,将镜面对着阳光调试到合适角度,将光投射到墙面,同学们就能看到美丽的小彩虹。或者用平底盘装一些水,然后在水面上点一支蜡烛,将通明玻璃杯罩住蜡烛,待蜡烛熄灭,请同学们观察盘子中水位的变化。这就是“会吸水的杯子”的小实验。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既神奇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说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因此,物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教会学生物理理论知识,还应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电灯设计,了解什么是“单开双控”或者“双开单控”,“怎样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开关”。可以让学生画出电路控制图,或者教师可以给出电路控制图,让学生根据图纸,自行完成接线实验。要让学生明白,学好物理知识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如家庭装修等都会应用到物理知识。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去找到有关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会发现许多关于声学、电学、光学、热学、力学等众多科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来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实践能力。课后,教师也可以留一些有趣的家庭实验作业,如自制“放大镜”等。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这需要我们的物理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尽量多的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