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吉县“三农”强、美、富问题研究

2020-12-07 08:46:44姜忠刚
魅力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永吉县农民收入三农

姜忠刚

(中共吉林省永吉县委党校,吉林 吉林 132200)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学界和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逐年降温,但是热度依然不减,这是因为影响“三农”问题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来看,我国“三农”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

(一)前“三农”时代。此时国家发展的重点在农村,农民的重点在农业。农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原料供应基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社会的食物供给源与粮食安全基地。这时“三农”的话语集中表现在“农民增收”、“减轻负担”等方面。

(二)“三农”时代。此时国家重点开始离开农村和农业,农民的重点也开始“离土”。这时“三农”的话语集中表现在“土地权益”、“留守”等方面。

(三)后“三农”时代。此时促使人人远离的乡村重回国家、社会和农民的视点,城市与农村、农民与非农民的边界完全模糊化。这时“三农”的话语集中表现在“归土”、“乡愁”等方面。

当下,针对后“三农”时代(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发展主义理论开展出现,倡导乡村城市化,鼓励国家和市场资源投资农村和农业,鼓励知识和资本回流乡村;主张现代化路径,改变其过去将乡村作为发展资源的主张,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张。

永吉县要实现“三农”强美富,就要运用新发展主义理论,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同时要强化问题意识,从破解问题入手,积极打造永吉“三农”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问题剖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永吉县在后“三农”时代面临的县域“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低、散、弱”三个方面。

(一)农业问题:效益低、竞争力低、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一是效益低。近年来,由于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过快,导致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而粮价面临着相对较低的水平,加之农产品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永吉县农产品产量增、库存量增,但价格收入低的现象。致使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收入相对降低,从而推动资本和资源远离农业,配置到了效益更高的产业和领域,出现了永吉农业产业旺不起来的困境。

二是竞争力低。随着农产品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对永吉本地的农产品冲击很大,其他地区甚至俄罗斯等国外的有影响力的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进入全县的大中超市,而且享受零关税等准入的优惠政策,这使得我县农产品处于竞争的底端和低端。

三是平均生产率低。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或者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供养人数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2017年永吉县农业劳动力平均供养人口数仅为1.82个,这与国家的4.4个还有一定差距,离2020年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平均供养人口数5个、2025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平均供养人口数6.5个,差距很大。

(二)农村问题:发展模式发散,在城镇模式与农村田园模式之间纠结。永吉县共140个行政村,分布在全县26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总体上可以归为两类村:上等的村是一幅美丽田园风光、美好田园村居生活的景象,比如新房子村、马鞍村、玉华村、务本村等,占少数;中等的村留守农村的老人多、村居的空置房屋多、人口转移到城镇率高、劳动力少,村容村貌略显纷乱凌落,占绝大多数。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优质资源要素(人力、物力)向城市流动所致,加之无序开发,农民素质不高而随意排污、开采等行为,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阻断了乡愁。另外,农村居民文明程度提升慢,基于熟人社会的好传统、好习惯被丢弃了,部分村表现出文化衰落。

(三)农民问题:职业素质弱化,现代职业农民不足而且与各类农村居民并存。永吉县农民分化较为严重,有靠一亩三分地生活当传统农民的,有靠规模经营和特种经营当现代农民的,还有在本地不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业的,但从事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十分明显。随着这部分人年龄增长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后,其事业谁来继承,成为一个大问题。同时,我县丘陵地区比较多,田块细小分割、大型机械无法使用,农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配置相当的劳动力,否则无法继续生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农民队伍。

三、对策研析

永吉县要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强农:切实有力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个现代发达国家里粮食生产一般在整个农业中产值只占30%以内,70%是畜牧业、林产业和水产业的产值。在养殖结构上,永吉县2017年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达82%,水产养殖规模化率68%,但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才达42.11%,离永吉县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士5%,到202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60%的目标,还存在着差距,需要调整,要鼓励个体农户、规模户从事养殖业,如养殖肉牛、肉羊、奶牛、奶羊等,并在政策扶助、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扶持,在全县形成大户带小户、小户入富户,聚合成规模带动辐射效应,并借助中新食品区、无疫区的优势纳入食品产业优质资源供应链中。在种植结构上,按照市场需求调种收益高、效益好的农产品,如籽粒玉米调种鲜食玉米、种源玉米,中筋小麦调种强筋小麦。在产业结构上,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要竞相发展。

二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三件事。一件是改土。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实现农民承包权、经营权流转和入股,加速实现土地集约化向农场经营模式推进;加快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二件事是水利。保障农田水利供应,提升水浇地面积、滴灌技术应用,这样可以提高60%以上的产出率,粮食可增产近亿斤。三件事是机械化。机械化会降低成本15%-20%,同时因机械化而实现规模化经营,统购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生产成本会降低,产量可提高10%-15%。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握住三个环节,一个环节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联合收割机、小型收割机、自动脱粒机等新技术;第二个环节是品种的优良化,没有好秧长不出好苗,没有好苗也就没有高产。第三个环节是农产品的标准化,从种到收、从养到售要严格按照国际上最先进的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标准来规范。

(二)美农:全面有序地打造生态宜居新村,实现农村高质量建设。“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因此,要使永吉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要实施村庄保洁行动,继续深化提升“六清”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使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要分类实施农村的城镇化模式和田园模式,注重田园村庄的特色品牌创建,让田园变公园、变景区,把乡村建成“都市后花园”、“休闲度假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深入挖掘运用好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引导农民敬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三)富农: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高质量生活。永吉县要谋求农民高质量生活,就要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永吉的田野山乡铺开。一要做加法,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要不断拓宽增收途径,靠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民收入、靠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靠农业科技增加农民收入、靠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靠发展畜禽饲养增加农民收入、靠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收入、靠招商引资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靠发展县城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靠兴办商业服务业增加农民收入、靠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确保农民收入。二要做减法,不让负担拖累增收。看病、上学、养老的开销持续减少,去病根、去负担、去后顾之忧。三要做乘法,开创新产业。要用分享经济+倍增原理+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模式,不断开拓、开创永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如老纺织、新编织,科创新品种、新品新做法等,带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打造促农增收新平台。四要做除法,冲破制约增收的羁绊。重在唤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农民住房的财产权,让沉睡的农民资产活起来,将集体资产清算核资以后的收益折股量化到每个人头、确权到户,让看不见的股权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猜你喜欢
永吉县农民收入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2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永吉县农业农村局挂牌成立
吉林农业(2019年6期)2019-06-11 03:10:30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永吉县芹菜沟水泥用灰岩矿床地质特征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