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爽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建立关键的一个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阶段。就如今的教学现状而言,高校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展开职业的基础技能专业培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基本政治环境以及政治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真正需要的全能人才,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
文化自信不仅效果不明显,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不够全面,无法真正对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影响。第二,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并不重视文化自信培养内容,导致培养效率较低。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文化自信培养。但当前高校内的教师过于注重理论培养,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导致效果不明显。
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会影响培育效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能接触到外国文化的概率越来越高,国外的一些文化会对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文化自信的培养效果。第二,学校原有的文化自信培养效果本就不佳。
当前的部分学校存在着文化自信教育不重视的问题,这会影响思政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首先,学校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文化自信的教育效果以及文化自信培育对高校人才教育质量的影响。其次,要想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培育价值,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展开改革。例如,高校可以适当增加每星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长和数量,这能有效保证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的合理完成,并最大程度的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效果。高校还可以在学生的课程中增加文化自信类的选修课程,主要内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主学习的方式能更好地展现出文化自信,教育效果。
当前高校的文化自信教育内容课程针对性较弱,无法真正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可以从文化自信教学改革着手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首先在文化自信教育内容中,可以适当增加现代化的文化教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高校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与中国历史艺术文化有关的板块,以此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区域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次,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定期举办中国古诗词鉴赏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培育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同样会影响文化自信的教学效果。首先,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文化自信教学方式,提高文化自信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文化自信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进入高校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思政文化教育模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文化自信的教学效果。最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思政课堂氛围,提高文化自信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从提高重视程度、改善文化自信的培育内容、优化文化自信的教学方式几个方面为主进行了探讨,这对于高校内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也能起到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