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殿国
“G20国家教育研究丛书”中的《美国基础教育》可谓充分了彰显本套丛书构思的特点:不拘泥于国别的研究,把国别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放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展开,并与国际教育潮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丛书具有21世纪的时代特征。基于此,我将按照本书章节的顺序(基本历程、校本管理与特许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理论、师资概况、中小学道德教育)逐一进行梳理和阐释。
◎发展历程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政府从上而下全面推进
研究美国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主要从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进步主义时期入手。进步主义肇兴时期的美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化,确立现代教育体系以及改进学校教学三个方面。
注重教育专业化。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的大学里面就开始广泛设立教育学院,注重培养专业化的教师与校长,重点关注教育领导力、学校管理等工作。从而以工作技能为导向的培训日渐常规,大学师范生教育从一开始就向专业化发展。
确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20世纪早期综合高中的出现,丰富并完善了美国学校教育系统。美国学校教育的社会分流功能开始凸显,学校教育系统从而得以完善,基本形成了有如当前的教育体系。美国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抑或是大学,包括研究生院的设立都非常完备。
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主要是围绕两种思想来进行。一种是帕克的教育思想,一种是杜威的教育思想。美国多年来的教育主张一直围绕着这两个学派。一个是以帕克、杜威、克伯屈等为代表的美国本土教育学派,也就是实用主义学派。另一个是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实用主义学派强调“儿童是太阳”“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等经典理论。结构主义学派立足发现教学理论,强调“从外向内输入,从内向外输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學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教育后续的很多理论和体系都是在这两种主张的基础上进行生发的。
近年来,教育的流行语 “教育改革蓝图”“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STEM教育计划、“慕课”“翻转课堂”“创客教育计划”“教育与大数据”等均始于美国。我们发现美国历任总统总是把教育和国计民生放在一起来推行各种意义上的改革。
◎校本管理务求实效,保证“纵向”与“横向”的相得益彰
美国中小学校本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参与式管理。在美国,教育的核心权力在各州与地方政府,由于各州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校本管理的实践也多种多样。
在权力方面,校长是成功管理的核心要素。一个卓越的校长可以勾勒出清晰的学校愿景,组织好学校教师开展教学集团化改革。就此而言,校本管理并不意味着单单将校长权力分散出去,相反,校长的决策会更多,在美国,卓越的学校往往是卓越校长在其中。同时校本管理委员会成员需要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技能,拓展知识面,从而能够有效地参与项目决策,特别是团队协作技能,个体需要熟悉团队合作技巧,熟悉问题解决方式。美国中小学校本管理的类型主要有行政控制、专业控制、社区控制和均衡控制。
我国在上述四种类型项目管理中核心内容就在校长和教师,社区和家长之间的不介入或者部分家长的盲目“介入”,有目的“介入”无疑会增加学校决策的负担。美国的这种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激发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自由表达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民主化决策方式很快风靡全国,并进一步走向了国际。成为当前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中小学管理方式。
美国校本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纵向授权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极大优势,但是也带来了相应的弊端,基于此,特许学校的兴起则是横向的教育市场化与民营化社会思潮所推动的学校变革的产物。美国的特许学校涵盖了美国的中学和小学。特许学校的要求就两条:自治与问责。特许学校与传统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并不像公立学校那样循规蹈矩。相对于后者而言,特许学校必须开发出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在规模上,特许学校平均规模为242人,不到公立学校的一半。特许学校的课程实施采用学科联姻的方式整合内容。教育市场化不等于教育产业化,前者是在教育领域内引入现代市场观念来促进学校管理的改进,最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后者则更多注重将教育作为一个产业领域,强调投入产出,衡量教育效益,从而难免出现急功近利,进而导致教育的育人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校本管理实践的遍地开花,特许学校的不断壮大,本身就是美国教育多样化的证明,某种程度上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案。
◎课程设置虽呈“钟摆式”反复,但是核心始终如一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在课程方面,经常出现那种“钟摆式”反复。一直是在“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之间摆动,当然,两者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而使其在未来社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美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受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学区、学校层面的干预和要求。美国中小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要求是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学会正确表达。学科内容中的社会科学课程立足于让学生成长为积极富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自然科学课程强调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发现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交往课程包括发展同情心学会交友尊重他人,通过协商等手段解决冲突,杜绝嘲弄,谣言等负面效果。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面向全人的教育。在美国民众看来,课程设置,除了实现知识传递与培养学生批判与创新型能力之外,还肩负着培养良好公民、陶冶情操、社会伦理、未来工作技能等诸多方面的使命。由此,课程的意义不再是原来的跑道竞赛课程,学习不是从一个知识领域到另一个知识的机械位移,而是节奏变换与成长变幻交织的一种旅行,最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相比而言,我们国家中小学的课程内容突出了自然科学,淡化了社会科学和交往科学。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美国基础教育教学组织、理论与案例。我们首先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分组围坐,教室的布置更加丰富多彩,自由散漫。另外,对于美国中小学教室而言,它更多的是属于美国教师,他们没有像中国教师那样有专属的办公室,美国教师备课上课都在教室里面开展。课堂教学的组织特征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布置。另外是小班化课堂教学,完全不超过30人。小班化教学可能是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常态,这样的课堂能够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需求,能有效地展开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另外在美国中学实行的是教师坐班,学生走班制。走班制上课实行的初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的发展需求决定了他选学不同的课程,课程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来分类,也可以根据不同难度来分类,因此唯一的选择是自由选择。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主要的教学论流派林立,其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种学习理论项目适用于不同知识门类与不同产业的学习,没有哪种学习方式能够包打一切。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主义由于其主张的平等、民主、协商对话、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由发展的理论,最能与美国进步主义的教育精神契合,因此,建构主义一直在当前美国本土乃至国际上广为流行。
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学的分析,课堂上教师有着较大的教学自主权和经营自由度,由此也凸显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专业性。美国教师有着极大的教学自主权,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广泛的学习自主权。我们可以用“问”“学”“教”来概括,简单说,“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问;“学”,学生自由表达自身学习需要;“教”,学生借助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开展自由学习及自主之学,而教师之教便是切实從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分数成绩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采取科学的手段,促进学生学习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增长能力的提高,从而做到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增强。
美国教师认为,教育应该是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应该多元、开放与包容,因此测评的目的是生成性的,后面跟随的是反馈、修正、补充、更新的手段,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多元文化催生道德价值取向,自始至终铸就美国梦
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值得我们去借鉴。首先我们看中小学德育价值取向内容与实施方式。道德教育是美国教育的首要目标。他的价值取向是帮助学生获得辨别对错的信念。他的价值观体系,既检验了美国立国以来的传统,又适应多元变化的现实。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当前,探寻共同价值观,引领多种文化,重塑美国特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梦成为不变的美国信念。对个人情况而言,美国梦的原则是,只要你奋斗,按规则比赛,你就有机会前进,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获得成功。在美国人眼里,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出身和家庭背景,而是他本人的抱负、才华和能力。唤起每个人的梦想,就会引领各种文化,求同存异,寻找奋斗目标,在此过程中促进价值观共识的达成,可以说美国的民族凝聚力,核心就在于美国梦。
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法治教育、公民教育、品格教育。道德教育方式有尊重与鼓励,学科整合,社会志愿服务等。
美国的道德教育值得称道的是,以法律做保障,联邦政府、州政府的德育责任必不可少。有学生行为契约,包括家长部分、社区部分等,这些就构建起学校道德教育的防火墙。
特征有如下几点,美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多样灵活,注重学科渗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美国中小学最突出的德育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做中学”,三位一体,互相联系,组成了美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方面很突出。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去粗取精,筑梦未来
美国的基础教育,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丰富”和“有效”。美国低水平的基础教育续接发达的高等教育,顺连高科技的社会。
我国基础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学生主要在课堂上靠书本获取知识,共性培养重于个性培养。我们要鼓励教师创新教法,破除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观念,开创生动灵活、百花齐放的局面;各个层次的竞争要合理有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升学压力。
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中等教育更加注重发挥学生潜力。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其课程知识面广,结构合理,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培养特长,鼓励个性发展。
当然,美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美国中学的学分选课制将学习自主权授予学生,对于奋发上进的学生无疑是天高地广,任其驰骋。但对学习尚不自觉,或因个人、家庭原因不求进取的学生则缺乏督导,放任自流。尽管学校明令禁止帮伙集团,但在一些较差的学校仍然存在。因学校只对学生在校行为负责,校方态度是只要问题不发生在校内,学校即“平安无事”,实际上是将矛盾推向社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基础教育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多。我们要加大地方教育投入,特别是补充师资力量;不断更新育才观念,提高学生社会素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充实教材内容,改进授课方式;完善校规,依法治校;加强职业培训,分流减压。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