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现状与路径分析

2020-12-06 12:29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艺术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京剧育人传统

□朱 成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京剧作为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精华,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融贯古今。随着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的提出,育人工作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者需要将传统文化与育人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并加大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以弥补当代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

一、京剧文化与育人工作

京剧从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汇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种元素,形成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我国国粹,位列我国戏曲三鼎甲“榜首”。而育人则是教育工作的使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主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培养。

京剧文化与育人工作息息相关,两者都是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京剧里许多剧目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和多彩的故事情节都源于历史,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实践的特征。京剧的传统剧目题材十分广泛,从京剧形成之初到成熟期,延续下来的传统剧目有1300多个。其中,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昭君出塞》《红娘》《白蛇传》《大闹天宫》《铡美案》,以及《空城计》《借东风》《群英会》《龙凤呈祥》等一系列三国戏,被历代京剧大师反复演绎,成为经典剧目。剧目中有不畏强权的少年英雄,有保家卫国的英雄烈士,也有残害百姓的奸臣乱党、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等,其从不同角度教育引导我们如何做人。因此,将京剧引入中小学乃至大学生育人工作中来,有利于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网络化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新时代学生呈现出新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成长规律,京剧文化也开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新的文化体验。但是学校在发挥京剧文化对育人工作的作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京剧文化的学生群体基础薄弱

新时代,随着电视、电脑、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普及,学生所面对的文艺品种样式也越来越多,文化生活逐渐多元化。这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视野,改变了学生的文化接受方式,但使京剧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冲击。同时,京剧不是快餐文化,而是一种品味艺术,需要学生放平心态、静心倾听,然而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京剧文化的学生群体基础较为薄弱,影响了京剧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

(二)对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京剧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和历史故事的延续与发展。将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厚植传统文化情怀,对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但是许多教育管理者缺乏培养学生这种文化熏陶的意识,对京剧文化在育人工作的挖掘不到位,缺少精准度和深度,阻碍了京剧文化的传播和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三、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把京剧放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

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育人工作的关键执行者,因此,学校应将京剧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以提高育人质量。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形式引入京剧文化,如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京剧进课堂及宣传栏等渠道将京剧文化充分融入教学,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观察力及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邀请专家教授进校园举办“走近京剧,弘扬国粹”等京剧座谈会,以此不断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进而真正让学生接触到京剧艺术。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高校在将京剧艺术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做好育人工作的手段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文化背景、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他们熟知的京剧文化领域里受到熏陶。

综上所述,京剧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充分将京剧文化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并且不断提高高校育人水平,培养传承群体,进而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这对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京剧育人传统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