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姗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馆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以群众为主体参与的,以群众自我娱乐、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现象。其主要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渴望增强,而舞蹈这一从古至今,深受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就在这时悄然兴起。广场舞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以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广场舞的气息。在重庆市渝北区,仅2019 年举办的大大小小广场舞活动就有近百场,更不用说其他舞蹈形式活动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发生、发展及演进,其由诞生之初的生存使然,逐渐发展成人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相应的精神层面的文娱需要的提升,使舞蹈的作用逐渐凸显。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区文旅委下属临空艺术团2019 年组织送文化进基层活动近百场,让人民群众了解舞蹈艺术,并提升舞蹈的欣赏水准;其次,各街道、乡镇的舞蹈骨干培训活动达70 余次。干部职工舞蹈培训班,少儿舞蹈惠普工程活动60 余次;最后,举办各类群众舞蹈比赛和展示活动20 余次,让广大群众共享舞蹈普及成果。从重庆市渝北区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由于普及性强、推广面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当然,由于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各类设施设备保障不足,社区乡镇文化专干的配备和能力问题有限,我们的群众舞蹈环境还有待提高,这些逐渐暴露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去解决和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加大。而城市的小区建设大部分是独立、有私密性的,邻里关系较为淡漠,不像过去的居住方式产生的亲邻近友,大部分老人都逐渐承担起照看下一代子女的任务,在新的居住环境下显得格外寂寞。对于孩子来说,集体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锻炼孩子的身体,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对于中年人来说,其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减轻压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可以缓解孩子不能够陪伴在左右的寂寞的心理。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舞蹈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健身的功能。《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意为以舞通塞、以舞强身。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健身舞、工间操比赛、老年人的社区广场舞大赛、老年艺术节舞蹈大赛等,足以说明舞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影响。
舞蹈种类繁多,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还有体艺结合的健身舞等,总有一类是大家能接受并喜爱的,还有艺术舞蹈的简化推广,满足了对自身有较高要求的群众。人们不再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脱离麻将等不被提倡的活动,整个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可以说,群众的舞蹈活动对营造热爱运动的社会氛围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和需要大力推广的,它强有力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场地问题。现今各住宅开发商以利益为目的,公共空间缩小,而政府在社区的功能室有限,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难免带来噪音影响,而且下雨天和冬天无法使用。这些都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也都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来进行解决。
其次,师资问题。据了解,我区专职社区或乡镇文化专干数量或质量(专业不对口)存在不足之处。国外兴起的社区舞蹈专业,还需要舞蹈教师在运动治疗、心理健康疏导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可以思考多开展文化专干业务培训活动,从夯实基础到技能加深,逐步提高;也可以请艺术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单位的专业舞蹈教师不定期地做辅导和培训,以解决大需求的师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