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东 喀什大学
声乐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久远的时光。从广义上讲,声乐的范围应该是一切具有歌唱性、可塑性,具有声乐美学欣赏意义,且符合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并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包括戏剧、说唱等已形成特定艺术风格的演唱都属于声乐的范畴。从狭义上理解似乎只习惯于一定意义上的歌曲、歌剧,包括中外民歌及创作歌曲等,而像中国戏剧、地方剧种等却没有被列入声乐范畴之内。对于“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的分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似乎从这一时期开始,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有了三种唱法的提法和固定声音审美模式。民族声乐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原因就是其和生活息息相关;通俗音乐受众面广,这和年轻人求时尚、个性有着很大关系。而美声似乎只是声乐专业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国音乐的不断传入,我国老百姓在思想和认识上发生着根本变化。三种唱法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青歌赛中涌现出一大批歌手和歌唱家,为繁荣和推动我国的声乐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更新,我们对声乐的发展会有更加广泛的认识。目前,三种唱法之间从教学、演唱比赛方面并没有提出一个严格、明显的界限。从学生、教师到演员,许多人在思想上还被束缚在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中。你是属于什么唱法?不经意间把自己圈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并且刻意去模仿某种“唱法”人的音色而以便求得这种唱法,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它会把我们的思维捆绑起来,在声乐发展上没有扩展的空间,限制、堵死我们前进的路子,似乎这种思维从来不被自己察觉。声乐作品有不同的风格,而歌唱方法需要根据作品风格去把握、判断,我们对于气息的控制、声音强弱的控制、情感的控制都要根据作品内容加以调整。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提法对普通人来讲,更多的是指一种声响概念,而对专业人士来说,却似乎变成了歌唱方法。我们通常所讲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显然,所提到的三种唱法中,没有说那一种方法是错误的,其中包括戏曲。既然发声体系的建立都是基于一种发声定律,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分出唱法呢?可见,三种唱法应改作三种演唱风格更为恰当。在声乐教学中,学生老是问:“老师,你是在教我们美声吧?”笔者只是很无奈地再三纠正道:“你现在只是打基础的时候,不要去划分什么唱法,你只知自己在学习声乐,要先把自己的声音规范起来,先找到歌唱状态,打好基础后什么样风格的歌曲都可以唱。”另外,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给学生做一些不同风格作品的示范,尽量避免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从思想上产生错误导向。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而每一个好的声音都要受到地域、民族、语言、个人兴趣等的影响和限制。随着交通、通信方式的迅猛发展,世界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我们接触到的声音越来越广,而我们的歌唱方法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点上,那就是发声原理的统一性不能改变,发声腔体的构造随着歌曲风格的变化只是用多用少的问题。发声者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是由于他调整了发声腔体所涉及的各个机能,使它们在比例的分配上不一、在运动腔体共鸣时的程度不一样等。而诸如打开喉咙、要运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位置统一等等。也许在表述上每一个教师不太一样,而实质上发声原理都是相同的。好的声音会感动人、感染人,如我国已故的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小彩舞骆玉笙在八十多岁时还能唱出绝妙的声音,一首《四世同堂》的主题歌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她是凭借什么保持如此久长而又耐人寻味的美妙声音的呢?笔者认为,除了和她的生活经历有关之外,还和她好的发声方法分不开。在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乐器制作好,这是最基础的东西,随后你要演奏什么乐曲再由你自己任意选择。如果在基本框架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急着施展自己的才能,那将会本末倒置、学无所有。
歌唱的种类很多,但是都属于声乐的范畴,我们学习声乐首先是完成制作乐器的工序,在懂得发声原理之后,便可以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装潢、修饰,这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精雕细琢,就是我们所说的练功。至于你是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怎样去塑造你的声音形象,这又是另外的选择。对于美声、民族、通俗的划分在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了,三者仅仅是风格问题,只是声乐之中的一部分[2]。在声乐教学中,如果还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务必会封闭、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的歌唱家行列,戴玉强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和西洋歌剧一样挥洒自如;幺红在表现西洋歌剧时声音宽广而灵巧,在演唱通俗风格歌曲时声音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刘欢可以在演唱通俗风格的基础上,大胆融入戏曲、民俗的东西,使人听起来别有风味。而吴碧霞更是开了先河,竟然一箭双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尝试,把中西“声音”表现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这些实属偶然吗?不是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对传统思想的挑战,只有打破旧的、老的模式的封锁,建立起新的思维体系和注入先进的思想观念,才更有利于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
我们的歌唱是通过来声音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们对声音的审美观念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听一些老艺术家的歌唱时,有时似乎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总感觉他们的音色或者对作品的处理在某些地方的表现还不如一些新秀演绎得完美,这也许就是时代所造就的声音技术导向。这种声音价值观念影响着整整一代人,但是,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老师的声音和演唱,圆润而别致,大气而豪迈。其歌唱中既有民族魂魄、民族气节,又有着声乐艺术奇特的感染力。她的声音影响了几代人,已深深地扎根于劳动人民心目中,特别是她的一曲《我的祖国》,唱得让人精神振奋、倍感亲切,无论是声音的表现力还是唱功的精湛都堪称一流。好的声音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数不胜数,作为声乐教师首先要开阔视野,要博览不同的“声音”,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声音走向,多让他们聆听、接触各种风格的声音作品,让他们感受好声音的个性特色,要万变不离其宗,但也不能千篇一律。真正做到在广泛的汲取各种不同声音的基础上,逐步适应、接受更多的自己未知的声音,以此来丰富、提高自己的声音辨别能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充电,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来迎接更多的挑战是创新歌唱方法的关键所在。但是首先必须有敢于打破陈规的勇气,敢于推陈出新,把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声音审美标准。此外还必须经常留意国内外最新的音乐动态,及时捕捉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并深入实际生活中去多接触民间音乐,多吸收一些有利于歌唱的方法,只有进行不断的储备才有利于思维的迅速更新和运转,使自己的知识点不断积淀从而完全适应声乐发展的歌唱需求。
笔者身处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喀什,除了汉族学生之外,还要承担更多民族学生的声乐教学工作。从声乐教学的角度,在演唱维吾尔族和其他各民族风格的歌曲时,要想唱出地道的民族风格,还需要向该民族同事、学生学习和请教,因为他们了解本民族的生活语言习惯,在歌曲风格的把握、语言的运用方面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任何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而要让他们去演唱其他民族歌曲或者外国歌曲时,他们就力不从心,缺乏我们讲的一些先进的发声方法,也必须通过系统的、正规的声音训练,解决其声音问题,才能够把其他声乐作品演唱完美。
我国著名歌唱家迪里拜尔就是喀什的维吾尔族人,她现在已跻身世界声乐之林,成为祖国的骄傲。看来,歌唱方法是声乐学习的一个共性,是相通的。演唱风格是个性的,是独立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三种唱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才能摆脱思想上的束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歌唱空间。无论演员、教师还是学生,如果对各种好的声音不予以拒绝,而是拼命地去吸收、消化,那么我们的歌唱生命就会永葆青春的活力,可以驾驭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在教学或者演唱中也会游刃有余,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力。声乐教师向学生灌输一些发散思维的方法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声乐学习只能靠多方面的了解,对声音有着多方面思考,也只有思想的飞跃才能加快声乐学习前进的步伐。
《人民音乐》2003年第9期刊登的石惟正老师的文章《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详尽地介绍、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并且倡议文化、宣传领导部门调整声乐导向,取消现有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称谓。倡议艺术院校的教研室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天,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生活的要求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大的变化,作为声乐工作者,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换思路找出一条更适合我们的声乐发展道路,只要所有同人共同努力,有信心、有决心、负责任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能够为提高、繁荣我国的声乐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