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蕾
当前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传统媒体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与受众需求不匹配,产业格局与快速变化的网络经济不适应,由此造成受众和广告份额大量流失。在挑战和机遇面前,作为主流媒体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如何寻求全新的价值定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瑰宝,满足日益增长又瞬息万变的受众需求,乃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融媒时代戏曲节目主持人,不能走进死胡同,局限于介绍剧种、演员,或推介节目完成简单串联形式等,必须坚守文化自信,提高站位,赋予戏曲节目以时代新意,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展示中华传统的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但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纷繁复杂的新兴网络文化等的渗透,不少年轻人忽略了传统,对文化归宿的认识也愈加模糊,精神道德也渐渐偏离了中华文化之轨道。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奋进。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各地文艺界快速反应,围绕抗疫主题积极创作,发挥文艺抚慰心灵、激发力量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守望相助的大国担当,彰显了团结奋进、自强不息、鞠躬尽瘁等民族精神,这就是建立在文化自信上的中国精神。媒体工作者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之根茎之上,把坚定文化自信放在思想建设之首位。
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中华戏曲,为发扬民族传统、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发展注入文化源动力。中华戏曲近千年的发展流传,剧种多达300多个,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发挥着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例如誉为中国戏曲“哈姆雷特”的《白罗衫》,不仅仅是一出简单的中国版“王子复仇记”,其蕴涵着深刻的儒家思想、道德伦理。再如,昆曲《牡丹亭》,用余秋雨的话来说“《牡丹亭》在内涵层面上,更包括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度,来自于一种挑战后的甦醒,或者说是来自于一种甦醒后的挑战。挑战的对象,是汤显祖所处的社会现实”[1]。其中内涵须要主持人去挖掘提炼。此外像《窦娥冤》通过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达到了“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琵琶记》树立了赵五娘中国孝妇的典范;《湘妃梦》颂扬了礼贤爱民的大爱精神在任何时代下都能产生共鸣。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家贺拉斯提出了“愚教于乐”的原则,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戏曲主持人要深刻领悟传承和弘扬好中华戏曲的重要性,挖掘出其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基因、人文内涵、当代价值、普世情感,通过主持彰显民族文化个性和精神气质,让中华戏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一张闪耀的中国名片。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着其他民族国家无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深厚的软实力。因此“向世界讲述‘民族的故事’时,一定要‘坚守自己’,保持本民族的文化标识,不能为了求同而去异常”[2]。2019年一档名为《国风美少年》电视节目播完三期,豆瓣评分4.1,网友指责“穿着古装唱跳表演滑稽戏,就可以称之为‘国风’了?”新京报用整个版面质疑节目所呈现的国风,被定义为只有美少年,没有真国风。而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英国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大学演出,《长生殿》唱响比利时皇家剧院时,场场爆满,演完后观众起身鼓掌达十几分钟,观众被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所倾倒,被中华文化艺术精粹折服。中华特色是传统美德和所有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它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不是一时为夺人眼球的潮流风尚。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同时,要坚守中华特色,这才是我们渊源不断的生命力。
坚守中华特色并不等于故步自封,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而是要用开放的胸襟,理性地对待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3]中国戏曲在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戏剧表演体系自成一格,又存在共通之处。如德国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所主张的“陌生化效果”和“间离方法”,即演员不是融化于角色之中,而是随时进出角色,与中国曲艺演员塑造角色跳出跳进的表演方法如出一辙。1986年在第七届布莱希特戏剧国际研讨会上,苏州评弹名家蒋云仙应邀表演了一段《啼笑因缘·逛天桥》,用苏州评弹来展现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之内涵,笔者认为这就是消化反哺的有力印证。又如曹禺戏剧风格的形成,学习借鉴了西方戏剧,但又不是简单模仿,像《日出》《原野》中激越悲壮的情绪,虽然与古希腊悲剧有着内在相同,但又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研判,及对戏剧艺术的独到感悟,这种借鉴就是突破和超越性的。戏剧虽源于欧洲,但作为世界非遗的京剧、昆曲等中国戏剧艺术,在其数百年漫长的发展史中,正是在消化反哺中与时俱进。
融媒时代,淡化了媒体的地域性,受众广泛,遍布世界各地。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视野要宽阔,眼界要高远,及时关注世界文化动态及戏剧热点,绝不能成为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国外某剧院首演剧目的情况如何?国内剧团出访演出引起了轰动,原因是什么?其中饱含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戏曲主持人去了解、思索和总结,并在节目主持中巧妙融合。2017年7月,苏州昆剧院作为唯一应邀的中国文艺团体参加希腊艺术节,青春版《牡丹亭》唱响雅典古舞台,中华百戏之祖昆曲在有2000年历史的雅典阿迪库斯剧场演绎,中希两大文明的相映生辉,意义重大。剧院载誉归来之际,笔者策划制作了融媒直播节目,邀请苏昆院长做客主播秀,和网友们实时分享了希腊演出盛况,畅谈了东西方文明古国如何跨越千年,在舞台上握手、对话、拥抱,播出后受到较好反响。结合热点的主持,最能引起大众关注,这种“借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媒体融合进一步加快,身处主持舞台,戏曲节目主持人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做到“立足本土、根植民族想象,同时又胸怀全球、传达‘普世’情感”[4]。主持人须博览广学,创新奋进,积极面对挑战,用出色的主持工作传播好中华戏曲,点燃受众对戏曲的重新认识和热情,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初心不忘,奋勇前进,让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历久弥新。
注释: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14.
[2][4]孙燕.跨国想象与民族认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39,13.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