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勃拉姆斯音乐风格

2020-12-06 08:56张铎赢
北方音乐 2020年23期
关键词:勃拉姆斯古典音乐音乐作品

张铎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勃拉姆斯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极为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其四十余年的创作期中,创作了独唱、重唱以及合唱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艺术作品,属于较为多产的音乐家,且音乐作品质量极高。每一个时期,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相反的潮流,但是通常持不同意见的人是落伍者,他们中间很少有伟大的艺术家。但这里要谈的,不是一般的反对者,不是一些满口怨言的小作曲家,侃侃而谈的理论家,演技夸张演奏家,刻薄的批评家和顽固不化的哲学家,而是超越于以上各种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属于当时浪漫主义风靡一时的异类,在当时音乐家普遍追逐浪漫主义音乐浪潮的情况下,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同时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成为融合了古典音乐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的音乐家,自成一派,可将其称之为浪漫的古典主义者,所以其音乐作品也有特殊的风格,即不仅有古典主义时期所具有的严谨以及工整性,同时也有浪漫主义本方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勃拉姆斯被认为是古典乐派最后一名音乐家,甚至被部分学者称之为贝多芬之后的一座里程碑。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在极为工整的结构之下,蕴藏着丰富且奔放的情感,也反映了德国生活各种百态以及丰富的心理世界。所以,讨论勃拉姆斯的风格对进一步研究其本身与音乐作品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一、勃拉姆斯生平简介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在德国汉堡出生。1840年开始,向科赛尔学习钢琴。三年之后,科赛尔向马克森介绍勃拉姆斯,马克森不仅教授勃拉姆斯钢琴,开始教授如何进行作曲,并教授许多德国古典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使得勃拉姆斯对巴赫、贝多芬与德国民间音乐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而该阶段的学习对其未来音乐创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882年,勃拉姆斯通过创作《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表达对马克森的感激之情。

勃拉姆斯幼年生活极为困苦,13岁即因为家庭贫寒而不得不辍学在酒店进行弹唱。期间,勃拉姆斯创作了约150首作品,上述作品包含有舞曲、管弦乐改变乐曲以及进行曲等,但普遍是供沙龙消遣的作品,旨在谋生,所以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对勃拉姆斯而言,提高了自身创作能力,也使得其更为广泛地接触德国乡间与城之中的音乐,为后续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岁,勃拉姆斯即登台公开演出,1851年,勃拉姆斯通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赖门伊发现了吉普赛音乐的艺术价值,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兴趣在他的一生都有明显展现,其一生创作了21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基于匈牙利民间音乐所编创的作品。1853年,年仅20岁勃拉姆斯离开了汉堡市,并跟随赖门伊进行巡回演出,期间在汉诺威,结识了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两人彼此敬重并结为好友,之后勃拉姆斯通过约瑟夫·约阿希姆认识了李斯特以及舒曼。而勃拉姆斯为了表现自己与约瑟夫·约阿希姆之间的友情,创作了两首乐曲。

1853年勃拉姆斯与李斯特首次相见,其赞叹李斯特华丽的演奏技巧,但否认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魏玛学派的创作精神。之后,勃拉姆斯带着自身作品与舒曼相见。舒曼对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风格颇为赞许。而在舒曼的引荐之下,出版商1853年出版了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不久之后,勃拉姆斯即声名远播,勃拉姆斯和舒曼夫妇也因为在音乐理念以及生活观念方面相同而建立极为真挚的友情。舒曼曾说过,勃拉姆斯的音乐“表达了我们时代最高的理想”,因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实践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如他的交响乐,按通常的四乐章结构进行创作,而在他的钢琴曲创作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依靠情感的激发去创作音乐,而是通过古典音乐所具有的对乐音给予组织、发展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1857年至1860年勃拉姆斯任职德国莫尔德宫廷之中的音乐指导,期间还兼任了女子合唱团的指挥一职。1862年,勃拉姆斯前往维也纳定居,维也纳也成为勃拉姆斯的第二故乡。1863年勃拉姆斯任职维也纳歌唱学院指挥期间,创作了《德意志安魂曲》以及《女低音狂想曲》等诸多作品,并举行了音乐会。1875年之后,勃拉姆斯陆续完成了许多大型作品,例如四部交响曲以及钢琴协奏曲等。

勃拉姆斯晚年,但因为新歌相对沉静与严肃,长期独居的生活,得以静心梳理与整合了诸多民歌,编写了《德意志民歌集》。1895年,舒曼去世,勃拉姆斯因为悲伤过度,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97年即病逝在维也纳。

二、勃拉姆斯音乐思想观念

1860年,在魏玛学派盛行一时的背景下,勃拉姆斯公开表示反对魏玛学派的观点,而这一观点的提出也使得勃拉姆斯成为反对瓦格纳以及李斯特音乐派别的代表人物,以致当时的人们产生误解,与爱德华·汉斯利克处于统一战线。此时的勃拉姆斯同爱德华·汉斯利克之间的关系紧密似乎也成为上述观点的佐证。

爱德华·汉斯利克编写了《论音乐德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而20世纪的音乐美学家将该著作视为自律美学的代表性作品。早期汉斯利克崇敬瓦格纳,但之后其批判并明确否定了19世纪中叶瓦格纳与李斯特作为代表的魏玛学派,尤其是针对当时备受推崇的情感论以及音乐文学标题性等观点进行了批评,同时欣赏勃拉姆斯、舒曼等人的音乐作品,认为上述作曲家的作品展现了纯音乐的美感,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其间,汉斯利克也试图将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与交响乐作品引为自己理论的佐证。但事实上,勃拉姆斯并没有完全认可汉斯利克所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主张,认为其著作《论音乐的美》之中有许多“糊涂的概念”。不仅如此,勃拉姆斯并没有完全否定魏玛学派的创作精神,对魏玛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与瓦格纳也极为尊敬,但仅仅是因为反感缺少限制乃至泛滥的情感流出,认为情感需要理智的约束,如此才可将精神通过严谨的形式予以展现。

勃拉姆斯尽管坚持古典主义音乐精神,但就作品而言,却并不保守,并没有采用传统对位法进行旋律线条处理,偏向于自由组合的丰富复调组织。此外,其认可了节奏像旋律一般与和声都属于音乐的基础元素,而该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20世纪的音乐影响极为深远。

三、勃拉姆斯音乐风格

(一)旋律线条创作完美

旋律写作方面,勃拉姆斯受到德国民间音乐作品的影响,具有朴素自然的音乐特征,更倾向于大线条的旋律,倾向于运用宽阔且悠长的旋律对作品进行烘托,其旋律技法也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旋律写作方面,其更倾向于运用自然音的调式,先用变化音加以粉饰,认为这种旋律更为原汁原味,也证明了其浓厚的民族性不仅是表现在歌词的选择之上,其作品各个部分都可见一斑,为了建立更为生动且全面的音乐形象,其在创作之中极为关注旋律的走向同音乐语言之间的有机结合,歌词借由旋律的传达自身情感,以更为精确地传达愉悦、悲伤以及哀愁等情感,借由音程的变化以表现情感方面的起伏。以歌曲作品《永恒的爱》为例,歌词“匆匆如当初一见钟情,随一阵阵风匆匆而去”,就该歌词就旋律创作方面而言,即采用上行的半音阶营造一种递进式的情绪,曲调处理方面利用“稍稍加紧”作标识,使得歌曲之中所表现的“匆匆”感觉与旋律之间的加紧相结合。又如《徒然小夜曲》,勃拉姆斯持续利用音程之间的改变以及跳动赋予旋律跳跃感,借此反映歌曲之中主人公这一音乐形象,在恋爱之中呈现起伏跌宕以及小鹿乱撞的感受。勃拉姆斯音乐作品之中,节奏类型的频频变化也为其作品增添不少亮色。而节奏多样化不只是体现在旋律之中,在钢琴作品之中,其更喜欢利用交错的切分式节拍,如此可以令伴奏更加富有灵活性,如作品《萨福颂歌》的钢琴演奏部分中,即运用了许多切分,且左右手之间节奏的不同也使得作品流动性得到加强。

(二)调式调性灵活多样

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之中调式转换多样化,也展现了其擅于利用调式为其音乐提供服务的观念。歌曲编创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音乐色彩之间的比对,勃拉姆斯对调式与调性的灵活转换的,与主音大小调交互运用,转调与离调之间的合理切换,上述变化以及对比都使得歌曲情感内容更为丰富,也使得歌曲的感染力得到强化。《永恒的爱》之中,在歌曲结束部分,歌词为“钢铁虽硬,但还能被融化,我们的爱情,永久长存”,该部分歌词,勃拉姆斯利用舒展的旋律交互这调性的改变,展现了晚上大地的广阔与深远,伴奏也在此时进入小调,为夜晚添加了一抹神秘感,伴奏同旋律之中大调与小调之间的交互变化,也体现了勃拉姆斯将调式调性的转化应用至极致。而在主人公说话时,钢琴伴奏之中流动感明显的三连音展现了主人公此时激动的心情。第二部分,钢琴的伴奏转变为明朗的大调,旋律线条更为温婉且缓和,生动地展现姑娘此时表露心迹的生动以及自然。转调以及离调的合理切换方面,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忠实的爱》之中得到充分展现,该作品是以莱尼克作词作品为基础创作,原词是以痛苦与悲伤的情绪作为歌曲的主基调,与勃拉姆斯整体作品情绪基调之间相符,勃拉姆斯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深沉以及内敛的特征。内敛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全曲第三节部分,调性产生了明显的转变,从色彩较暗的降e小调转变为降E大调,结尾最终又转回至降e小调,调性的转化是基于歌词具体内容以及音乐人物形象的改变而持续变化,小调过程中所展现的是一个并不明确的情绪基调,大调转化充分展现了音乐人物形象针对爱情的忠贞,该部分也使得整首歌曲的情绪提升至高潮,最终再次转变至痛苦的氛围之中。

(三)勃拉姆斯音乐的双重性

尽管勃拉姆斯处于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但是其音乐作品之中具有浓厚的古典音乐风格,这离不开勃拉姆斯同年的音乐修养。勃拉姆斯在同年和父亲学习大提琴、小提琴以及圆号等不同乐器,但因为父亲的音乐理论全部源自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所以勃拉姆斯也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因此,勃拉姆斯关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极为规范,突显的音乐天赋也使得其在14岁便可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

勃拉姆斯内心时代责任感极为强烈,19世纪后半夜,社会整体动荡不安,处于统治阶级之下的贫民,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理都怀有极度的不安以及彷徨。勃拉姆斯深刻感知了一切,并通过音乐予以宣泄。勃拉姆斯音乐之中存在标新立异的时代感,这种时代责任感与贝多芬音乐说表达的情感相近,可以感受其对民众的热爱,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作品针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其艺术歌曲也蕴含有古典音乐的大气之美,可以从中感受到其受到古典乐理所产生的影响,但从其作品之中也依旧能够感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痕迹。例如在歌词选择方面,歌词所有内容几乎都与诗意的自然、爱情以及生命之间有密切关系,而上述众多主体都是经典的浪漫主义主体,音乐本体之中的所有细节都反映了其音乐所具有的双重性特点。就创作技巧而言,古典音乐痕迹明显,旋律创作方面,调式与调性的转变、和声对位以及节奏设计都无时无刻不展现了古典音乐乐理。而其如此贯彻古典音乐理想,可能与其性格之间有密切关系。勃拉姆斯性格较为孤僻,所以也不容易为附近环境或是流言蜚语所影响,形成只要认为是对的事情,无论结果是否理想,都能接受,也正是性格之中的韧性和其所推崇的古典音乐相结合,促成其形成复古的音乐思想,而这种同时融合有浪漫与古典的双重性标签也是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四、结束语

勃拉姆斯创作本身就是重建古典,实际上为音乐创造激发了一种新的动力,他只是以贵族式的精神去缅怀过去,去追求古典音乐所特有的善。勃拉姆斯音乐最为明显的风格便是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结合,同时旋律线条创作完美,且调式调性灵活多样也是其音乐作品的主要风格,也使其作品为后人所赞颂。而其音乐风格的特殊性以及勃拉姆斯音乐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方式,也值得学者与音乐家进行学习与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勃拉姆斯古典音乐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乐随心动与古典同行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听点古典音乐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