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经济财富急速增长,可以说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充足的物质财富。然而人们发现,就在许多人惊叹并享用着这些财富的同时,一个个过去不曾遇到过的社会风险也接踵而至。特别是近几十年中,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生态危机与社会风险频频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地球家园。这些屡屡发生的气候与生态灾难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叫人防不胜防,也使人深思警醒!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气候变化同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与人类所经受的社会风险也越来越难脱干系。气候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全球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因此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应对,并做出自己相应的贡献。正是在此背景下,自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气候变化议题以来,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步升温,人们对以传播气候变化信息,服务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主旨的气候传播也越来越关注,这使得气候传播成了继科学传播、健康传播、风险传播之后兴起的又一应用性公共传播领域。
气候传播不仅吸引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目光,也吸引了大量气象学、环境学、生态学、地质学、森林学等自然科学者的注意,从而促使气候传播逐渐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我国最早与此相关联的环境新闻传播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以“气候传播”为名的专门性研究,严格说应该从2009年算起。那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是我国新闻与传播界开始关注气候传播的重要节点。如果从那时算起,中国气候传播研究迄今已经整整走过了10年风雨历程。而如果从2010年4月我们首次提出“气候传播”概念,亮出“气候传播”旗帜,组建起我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气候传播研究专门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算起,也有将近十年时间。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太长,但是就气候传播来说,特别是对中国的气候传播来说,却是从零开始、扬帆起步,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由小到大、逐渐成长的十年。
如前所述,我国的气候传播研究缘起于2009年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
那次大会被视为国际社会共同遏制全球变暖行动的一次重要会议,全球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媒体也第一次较为集中地出现在国际气候谈判舞台,采访气候谈判、报道会议消息、传递中国声音。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哥本哈根参加会议,会上会下奔波忙碌,作了大量工作。可以说这是我国政府代表团、新闻媒体和NGO组织首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闪亮登场”,也是我国气候传播的一次“集中演练”,一次国际“大练兵”。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大会却与人们预先的期待相距甚远。会议最终没能通过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这一结果出乎人们意料,让人感到失望。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西方政治人物和媒体却无视事实,采取“污名化”手段,把责任推到了中国头上,有家西方媒体的报道公开说“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会议”。
面对这种无端指责,我国政府和媒体也发出了一些声音,阐释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可是效果却不明显,西方的一些负面舆论依然在扩散、蔓延,我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当时我也在关注会议进程,这一结果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该如何评价我国政府、媒体和NGO组织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到底该怎样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到底该从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提升政府的谈判技巧以及政府、媒体和NGO应对国际谈判,处理气候传播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部所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我觉得我们需要介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而正在此时,记得是在2010年春节后不久,刚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现场采访归来,我在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任教时的学生,时任《中国日报》环境记者付敬,带着同样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的乐施会媒体官员王彬彬,来到人民大学同我商谈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传播研究的问题。
出于共同的认识和责任担当,我们顺利达成了合作协议,决定以研究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媒体和NGO的角色及影响力为内容设置一个研究项目,借此来总结哥本哈根会议的经验和教训,并加以理论概括与阐释。
就这样,我们关于气候传播问题的研究项目《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研究》很快便正式启动,并在5月举办了首次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乐施会共同组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气候传播项目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自此之后,我们从总结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我国政府、媒体和NGO气候传播的经验与教训入手,开启了我国气候传播研究的进程。
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们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团队的核心成员从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利马、巴黎、马拉喀什、波恩、卡托维兹,直到今年的马德里(原定是智利的圣地亚哥,后临时改为马德里),连续参加了十届联合国气候大会,见证了世界各国在实现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道路上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所表现出的聪明智慧,特别是看到了我们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从“参与者”到“贡献者”,最后到“引领者”的全过程。这使我们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而我们的气候传播研究团队也在实践中成长,在奋斗中前行,为应对气候变化,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项目中心这十年的工作一直是秉持“两路并进、双向使力”的思路和原则进行的。在国际层面,我们始终关注联合国气候大会及其相关活动,团队成员连续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地主办过十场气候传播国际边会,为促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做好气候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2013年10月,我们项目中心同耶鲁大学共同在北京举办了世界气候变化领域首届大规模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把气候传播正式推上了国际学术前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形成了很好的国际影响。
在国内层面,我们始终坚持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工作导向,努力做好社会发动和公众动员工作。我们主动联合新闻媒体、NGO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积极开展公众调查和社会推广活动,通过有效的气候传播让更多人认识气候变化,增强低碳意识,树立生态理念,践行绿色发展,使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成为社会共识,让更多群众投入到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做一个自觉的参与者、践行者和贡献者。
十年中,我们项目中心通过提交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以及举办各种研讨会、工作坊、主题边会和媒体记者培训班等形式,为政府、媒体、NGO在国际气候谈判舞台上开展有效的气候传播提供策略建议和理论支持,受到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NGO组织的肯定与好评。同时,我们还系统地开展气候传播理论研究,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该领域的专著《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气候传播战略研究》,发表气候传播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率先在国内将气候变化与疾病健康相联系,融通“气候传播”与“健康传播”,组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机构,初步建立起了气候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为深入研究气候传播,建构科学的气候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总之,我们通过学术研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式努力凝聚各方力量,力图形成研究合力,不断壮大研究队伍,努力扩大学术影响,尽力促使气候传播花开遍地,在我国逐渐形成气候。
过去十年中,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方方面面领导和朋友的指导与帮助。我们不会忘记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中心、能源基金会、乐施会、中国国际民促会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后为国家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婉院士(现为名誉主任),以及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和原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等领导给予我们的真诚鼓励与具体指导!
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十年中还有很多领导、同事和朋友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热情关心和大力扶持,可以说这是我们项目中心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取得进步的不竭动力。
2013年我们在北京举办气候传播国际会议期间,作为共同主办方的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主任安东尼教授曾说过:“中国气候传播工作只用了三年就赶上了国际水平。”美国朋友的赞誉让我们很受鼓舞,也让我们感受到所肩负责任之重大。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来总结十年工作,展望未来发展,为做好新时代气候传播积蓄更多智慧和力量,做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这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定位。
此书以时间为序,以我们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和经历的从丹麦哥本哈根到西班牙马德里1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为主线,回顾我们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组建十年来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展现项目中心在不同阶段所走过的路程和所取得的成绩。大家通过此书,可以看到我们对气候传播事业的热爱与执著,以及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与担当。此书既是对过去十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气候传播的展望与规划。我们希望更多同行,特别是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够加入到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行动实践的队伍之中,与我们一道携手并进、奋勇前行,去为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与美好世界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书作者都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工作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们为了共同的事业和志向,在本职工作之外抽出时间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写作任务。王彬彬为全书统筹协调和编辑统稿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付敬为此书编辑出版出谋划策,并担负了部分写作任务;其他成员分担了各自承担的章节内容,作为主编我感谢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贡献的思想智慧。
愿我们的气候传播十年之后再出发,让我们把气候传播的旗帜举得更高,工作做得更好,队伍练得更强,声音传得更响,让气候传播之花遍地开放,在中国,乃至世界真正形成大气候,为促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共治的美好愿景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