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芬,安华轩,贺新华,甘 敏,段江涛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服务职能。近年来,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孵化作用更加显著。基于科技部火炬统计相关数据,就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9年,全省纳入科技部火炬统计范围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1家,填报统计报表的为39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26家。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及规模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2019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总面积为81.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23%;孵化器总收入达1.67亿元,比上年增加0.28亿元,同比增长20.14%。2015-2019年,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孵化场地总面积、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9.19%、10.84%和3.77%。
从收入来源来看,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楼宇出租及物业管理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收入的主要来源。2019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服务收入、房租及物业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为0.63亿元、0.68亿元、0.02亿元和0.34亿元,分别占孵化器总收入的37.72%、40.72%、1.20%和20.36%。
从使用场地面积来看,在孵企业用房是主要使用场地面积。2019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用房、公共服务用房、办公用房和其他用房分别为63.28万平方米、9.68万平方米、3.08万平方米和5.02万平方米,分别占使用场地总面积的78.07%、11.94%、3.80%和6.19%。
表1 2015-2019年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保持持续增长,企业投资成为主要投资来源,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9年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筹集资金总额达40.49亿元,比上年增加3.03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财政投资、企业投资、社会组织投资、其他投资分别为1.05亿元、38.87亿元、0.30亿元和0.27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59%、96.0%、0.75%和0.66%;财政投资比上年增加0.10亿元,同比增长10.53%。
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各级财政资助经费为0.16亿元,孵化基金总额达到0.84亿元,当年获得孵化基金投资的在孵企业数达120家。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4.42亿元,其中,当年获得风险投资0.28亿元。累计获得投融资的企业为201家,比上年增加37家,同比增长22.56%,其中,当年获得投融资的企业为24家。
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创业导师990人,比上年增加268人,同比增长37.12%;创业导师对接企业数量为1 836家,比上年增加85家,同比增长4.85%;培训在孵企业人员达36 034人,比上年增加12 964人,同比增长56.19%;开展创新创业活动953次,比上年增加244次,同比增长34.41%。
在孵企业及从业人员快速增长。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2 263家,比上年增加188家,同比增长9.06%。其中,留学人员企业26家、大学生科技企业322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2家;当年新增在孵企业520家,比上年增加119家,同比增长29.68%。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达25 204人,比上年增加2 638人,同比增长11.69%。
在孵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在孵企业实现总收入55.64亿元,比上年增加7.04亿元,同比增长14.49%;在孵企业R&D经费支出2.67亿元,比上年增加0.34亿元,同比增长14.59%;在孵企业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4 038件,比上年增加343件,同比增长9.28%;拥有软件著作权1 573件,比上年增加278件,同比增长21.47%;在孵企业累计获得财政资助0.88亿元,当年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当年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1项。
毕业企业数量和质量持续稳步增长。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1 408家,比上年增加186家,同比增长15.22%,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4家;当年毕业企业165家,比上年增加11家,同比增长7.14%,当年毕业企业中有21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营业收入超过5 000万元的企业11家。
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主体更加多元化、运行机制更加多样化,孵化器新模式、新类型和新机制得到更好的发展。按照企业化运作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比重持续上升,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潜力十足,科技企业孵化器市场化趋势更趋明显。2019年,企业法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34家,占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87.18%。其中,国有企业法人的5家、国有独资公司法人的1家、股份有限公司法人的4家、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的14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的10家。事业法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4家,占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10.26%。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法人的3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1家。民办非企业法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1家,占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2.56%。企业法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比重由2015年的85.71%增加到2019年的87.18%,事业法人科技企业孵化器由2015年的14.29%下降到2019年的10.26%。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快速发展,在促进云南省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差距,发展还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较小,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需求。截至2019年底,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1 177家,云南省仅有13家,仅占全国总数的1.10%;数量位居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全省1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收入、使用场地总面积、在孵企业和累计毕业企业分别为0.77亿元、44.70万平方米、1 283家和1 056家。2018年,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收入、使用场地总面积、在孵企业数和累计毕业企业数仅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50%、1.05%、1.30%和1.11%。
由于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孵化队伍来运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技术门槛、资金门槛较高,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仍以综合孵化器为主,专业孵化器发展严重滞后,很难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2019年,全省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综合科技企业孵化器为34家,占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87.18%;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为5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2家、新材料领域1家、先进制造领域1家、电子信息领域1家),仅占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12.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1 2019年全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布情况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不利于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协调发展。2019年,全省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昆明市24家、曲靖市4家,玉溪市、临沧市、楚雄州各2家,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各1家,昭通市、丽江市、文山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6个州(市)还没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省1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昆明市12家,曲靖市1家,分别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92.31%和7.69%。昆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收入、使用场地总面积、在孵企业、累计毕业企业分别为1.31亿元、54.15万平方米、1 764家和1 184家,分别占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78.44%、66.80%、77.95%和84.09%。
图2 2019年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分布情况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需要一支既懂管理又懂科技开发、还熟悉投融资业务,并具备较强创新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管理人员只能为创业企业提供物业及财务管理、后勤综合服务、法律咨询、项目申报等基础性服务,难以满足创业企业项目投融资支持、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方面的需求,人才总量仍然偏小、层次结构不优,无法形成一支专业又稳定的高素质管理团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得不到较大的提升。2019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共有从业人员601人,其中,接受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仅有341人,占比仅为56.74%。
新经济形势下,创新创业愈发重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应当需要针对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协同推进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服务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安排专项经费,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提供专业化和高效服务。同时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识水平,为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不断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扶持力度。紧密结合云南实际,制定出台促进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投入力度,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和质量纳入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在加快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同时,鼓励支持新建、扩建和改建一批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壮大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规模,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
加强规划引导,持续推进专业孵化器的建设,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面向市场精准定位,促进一批综合孵化器转型为专业孵化器,进一步提升全省专业孵化器的运行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内合理布局专业孵化器,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加快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生物医药园等科技创业园建设专业孵化器,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服务。
在全面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同时,按照全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布局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聚集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最大限度整合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建立适宜当地需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扩大创业服务受益范围,以满足创业企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作用。支持和鼓励各州(市)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工程,按照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行先期规划与布局,明确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向和发展目标,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列入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倡孵化器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及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柔性引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紧缺急需人才,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投身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事业中。建立健全与“孵化”绩效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推广实行创业导师年薪制、孵化器股权激励试点等激励措施,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薪资水平,充分调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