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雯丽 (浙江音乐学院)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流行于襄阳、枣阳、宜城一带,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它形成戏曲虽然很晚,但历史源流却十分悠久,约有一百多年历史。襄阳花鼓戏音乐特色明显,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襄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长山壮歌》、《宋玉悲歌》、《放风筝》等。
关于襄阳花鼓戏的缘起,研究者众说纷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为止,有四种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襄阳花鼓戏是源于“巫”文化,第二个观点认为是源于民间“躲躲戏”,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源于宋代社火“舞迓鼓”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是源于清代嘉庆年间“打火暴”的。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有杨传红,她在文章中在提到:“商周时巫风十分兴盛,‘巫歌巫舞’成了花鼓戏的一个源头,带给了花鼓戏载歌载舞的一个特点”。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有姚景灿和吕梅两人,他们在文章中提到襄阳花鼓戏源于民间的“躲躲戏”。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有杨传红,她在文中说“襄阳花鼓戏的起始,很有可能来自宋代社火,舞迓鼓”。持第四种观点的学者有刘永田,他在文章中说到“襄阳花鼓戏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民间打火暴,玩旱船,踩高翘所唱的花鼓调”。襄阳花鼓戏源于民间是这些观点的共同特征。
关于襄阳花鼓戏的沿革,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从锣鼓戏开始的,比如杨传红提到:“在襄阳农村,曾出现过‘村村锣鼓响,唱的花鼓腔’和‘一个营子三台锣,看了《东楼会》,再看《张德和》’的局面。”她和李大庆一样认为襄阳花鼓戏具有“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特点。襄阳花鼓戏是从锣鼓戏开始的沿革,但同时襄阳花鼓戏也有不同的发展历程。
关于襄阳花鼓戏不同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文化报和杨传红的《“襄阳花鼓戏”的唱腔特色》中提到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阳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说唱音乐,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西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在李大庆的一文中提到襄阳是梆子腔向西皮腔过渡的中介地带,所以形成了“戏窝子”。在《襄阳县志.风俗志》中曾记载:“商民杂处,副,服食酬酢近繁华”,“龙舟竞渡,赛神剧等事靡费颇多”。
关于襄阳花鼓戏的唱腔种类及唱腔特色诸多学者对它的分类各不相同。襄阳花鼓戏的唱腔种类,在众多学者中有两种分类观点。第一种认为应分为四种,即桃腔、汉腔、四平、彩腔。第二种认为分为桃腔、汉腔、四平三支主腔,另外还有一百多个本地民歌、小调组成的彩腔从湖北越调,梆子等吸收演变而来的杂腔。
襄阳花鼓戏的唱腔特色,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丰富多样的曲牌体和板腔体并存的声腔体系。第二,旋律线条‘高起低落’。第三,具有字多腔少的北方音乐特征”。另外李大庆学者的文章还提到襄阳花鼓戏唱腔的“起、承、转、合”的“四截式”结构以及唱腔音域有所扩展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对襄阳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其他民间音乐的影响和对襄阳人生活的一个深刻影响。
襄阳花鼓戏对襄阳“清戏汉调,襄河越调”,“吉庆歌”、“打火炮”等声腔剧种的发展影响深远。襄阳花鼓戏对后来的商洛、皖南、远安、兴山等地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过积极影响。
襄阳花鼓戏培养了许多热爱民间艺术的消费大众,他们的鉴赏水平越高,襄阳市民间艺术的水准就提高得越快,它促进了清戏、汉调、湖北越调(也称襄河越调)等声腔、剧种的发展与成熟,对后来的商洛、皖南、远安、兴山等地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
襄阳花鼓戏在襄阳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襄阳人茶余饭后的娱乐项目。襄阳市花鼓剧团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培养了热爱民间艺术的消费大众。襄阳花鼓戏的发展增强了襄阳人对于本地文化的自信。
襄阳花鼓戏在20 世纪末也曾濒临灭绝的危险。本文对它衰落的原因和衰落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襄阳花鼓戏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组成,其中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文革”期间,剧种自身的发展被阻断。第二,领导干部对本土的花鼓戏不大重视。第三,襄阳花鼓戏受成熟的剧种豫剧冲击。内部自身因素有两点:第一,缺乏推陈出新精神。第二,缺乏有分量有影响的创作。襄阳花鼓戏衰落的对策,第一,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第二,制定恢复和振兴方案。
综上所述,襄阳花鼓戏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学界对襄阳花鼓戏的关注度呈总体上升趋势集中度也较高;第二,研究学者呈现出区域化特征,主要在襄阳地区;第三,通过对于襄阳花鼓戏文献的梳理,我发现目前有关于襄阳花鼓戏的学术质量不是很高,首先学者具体观点不明确,其次抄袭现象非常严重,论文间的许多观点类似,出现许多雷同文章,最后对于襄阳花鼓戏研究的视角体现出单一化的特点,深入不够,多停留在基础研究上,尚未有很多学者参与进来。
襄阳花鼓戏虽然被充分肯定,但是仍有薄弱及待挖掘的空间。对襄阳花鼓戏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为襄阳花鼓戏的传承,抢救和发展献一份力量,更需要我们完善研究思路,拓宽视野和范围,从多种角度,多种学科领域去研究襄阳花鼓戏。
(指导教师:洪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