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麓堂琴统》研究述评

2020-12-05 23:52杨玉婷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
关键词:神人广陵散琴曲

杨玉婷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西麓堂琴统》是明代汪芝所辑的琴谱杂集,共二十五卷,藏于天津李允中先生家中,在查阜西先生主编的《琴曲集成》第三册中收录了此谱集的重抄本。编者汪芝,字时瑞,号云岚山人,世家居于西山(安徽歙县境内),因汪氏居住在其自筑的西麓堂中,又因汪氏在其第一卷“追古”中即讲到《风俗通》曰:“琴者,乐之统,君子故当御,故名曰“‘琴统’”,由此,这本琴谱集取名为《西麓堂琴统》。

作为明代收集琴曲数量最多的琴谱集,《西麓堂琴统》在古琴学史上占据了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一直受到诸如管平湖、查阜西等老一辈琴家的关注。本文以《西麓堂琴统》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总结扩充对该曲集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引发民众对古琴艺术的关注。

一、《西麓堂琴统》研究现状

作为重要的古琴音乐史料,《西麓堂琴统》中琴曲的打谱问题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因此,该书中琴曲的打谱本较为可观。在理论研究方面,笔者发现提及该曲集的文章并不多见,相关研究成果相当匮乏。

(一)琴曲(歌)个案研究

朱江书的《琴歌<凤求凰>考释》一文通过对琴歌文辞历史时期的梳理,分别以几种不同版本的《凤求凰》为研究对象,旨在纠正该曲曾被司马相如用于向卓文君弹唱的误解。

林蔚丽的《<宋玉悲秋>打谱后记》阐述和分析了这首琴曲打谱过程中的解题、定调、取音以及音阶调式与楚地方性音调的关系,曲体结构和古代琴曲指法的应用,琴曲的音乐特点及音乐形象的理解等所涉及到的诸方面问题。

柯黎的《古琴曲<神人畅>浅析》一文以《神人畅》谱本中的诸多要素为对象分别进行讨论,旨在分析该曲构曲方面的特色,以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还原“畅”这种特殊琴曲体裁的面貌。

梓又的《归裁仙曲作霓裳 天音尽洗凡丝簧——<西麓堂琴统>之<广寒游>打谱后记》中以《广寒游》一曲的打谱问题研究为主题,分析了该琴曲蕴含的道家风格特点和曲谱特点。

(二)文献学研究

唐宸的《明汪芝<西麓堂琴统>成书时间考辨》一文,通过考证认为该书的成书时间在嘉靖四年乙酉(1525),并不是学术界一直以来判定的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由此使许多收录于此书的琴曲考源推前,导致明代时期古琴曲目的承袭问题也需要被从头整理。

(三)演奏美学研究

李程的《古琴演奏之美学初探——以<西麓堂琴统>为例》,以此书的叙论部分为切入点,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认为该书既表现了作者的美学情感又传达了琴人们的音乐审美理念和向往目标,是理想境界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原始力量的表现,进而引出古琴演奏对弹琴人的两点要求:一是自身思想境界的带入,二是自身文化内涵的提高。

二、《西麓堂琴统》概况

此书目前存有抄本数种。其中之一,即本文研究版本,存二十五卷。谱前有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公元1549年)秋七月唐皋序。一至五卷分论声律、琴制、字谱以及杂说。前四卷内容保存完整,讲述字谱等内容的第五卷仅前两页尚存,其第六卷至第二十五卷共藏琴曲169首(包括31首调意)。除此之外,有一本遗留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五,其余部分佚失。还有一本独留卷十中《长侧》和《短侧》两曲。下面,就二十五卷版《西麓堂琴统》的琴曲和琴论部分进行概述。

(一)琴论

《西麓堂琴统》的琴论材料主要集中于该谱集前五卷,内容主要转录南宋徐理《琴统》和明袁均哲《太音大全集》。

卷一为“叙论、追古、十则、中声、琴准异同、三声、原音、订定五音调、五音审辨、七音之辨”。“叙论”与“追古”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该琴谱集从命名到编纂成书的相关问题。其后部分主要论述古琴音律问题(“十则”取自南宋徐理《琴统》)。

卷二为“十二律调、外篇叙二七、七字法、律吕图”。该卷主要论述古琴音律问题,是明代最早且最全面记录琴律问题的琴谱集。

卷三为“外篇、五声正变、节奏要诀、乐书纪、琴经须知”。该卷主要论述琴乐作品的节奏、调式问题(“乐书纪”主要取自《琴操》《白虎通》《古今注》等书;“节奏要诀”“琴经须知”取自宋田芝翁《太古遗音》一书)。

卷四为“琴本制起法象、制度、琴制所象、论徽、整琴要诀、整弦奥法、抱琴势、上弦势、上弦手法、论弦、释弦、调弦手势、调弦法、抚琴论、抚琴势、抚琴决、转弦宗派、五士操图、上弦例、琴坛十友”。该卷主要介绍七弦琴的制作和上弦方法,并附有古今的抱琴对照(大多内容出自宋田芝翁《太古遗音》和明袁均哲《太古大全集》)。

卷五包含“用指谱法、左手用指图”。该卷内容大部分缺佚,仅存的前两页主要记录了古琴左右手的指法内容。

(二)琴曲

《西麓堂琴统》六至二十五卷计收琴曲169首,在这些琴曲中,除明确标示为抄自宋本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尤为稀有的古乐遗音,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琴曲《列女引》《逍遥吟》《逍遥引》,汉唐时期的琴曲《广陵散》《明君》等,都极具研究价值。

整个曲集共包括31首调意,其中有18首是首次出现的调意,分别是角徵羽意、太簇意、夷则意、无射意、大吕意、夹钟意、仲吕意、林钟意、南吕意、应钟意、慢商意、复古意、无媒意、碧玉意、玉女意、泉鸣意、间弦意、清羽意。

在这18种调意中,据定弦可知相同调式的调意有:太簇意和大吕意;夷则意和泉鸣意;无射意、应钟意和复古意;仲吕意和林钟意。由曲集卷二中的“十二律调”可知,太簇调和大吕调是正调慢三弦,即慢角调;仲吕调、林钟调与复古调是正调。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明清以来流传下来的外调(正调以外的特殊调弦法),唯《西麓堂琴统》收录最为详尽,多达14种。

这169首琴曲除去31首调意和《调弦品》《慢商品》(这两首亦属调意性质)外,其余136首中有50首琴曲是仅存于此书,且在后世也未有其他琴谱收录,分别是《康衢谣》《达观吟》《流觞》《飞电吟》《扊扅歌(商歌)》《忆颜回》《长侧》《短侧》《春江晚眺》《瀛洲》《一叶知秋》《梅梢月》《籧栩吟》《蒙棘引》《掇蜂吟》《击壤歌》《襄陵操》《列女引》《採真游》《卿云歌》《霜夜鸿》《谋父匡君》《鸡鸣度关》《瑶天笙鹤》《春思》《定慧引》《凌云吟》《处泰吟》《远游》《忆关山》《崆峒问道》《越裳操》《逍遥吟》《逍遥游》《神人畅》《历山吟》《虞舜思亲》《临邛引》《凤求凰》《孤馆遇神》《秋夜吟》《秋宵步月》《仙佩迎风》《鸣凤吟》《凤翔千仞》《孤竹君》《明君》《忘忧》《又广陵散谱》《又泽畔吟》。

上述50首孤本琴曲包含了大量极为罕见的“太古遗音”,如《神人畅》《长侧》《短侧》《越裳操》等。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记载道:“琴‘有畅、有操、有引、有弄’”。谢希逸《琴论》有“和乐而作,命之日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4的记载。可见,“畅”这一体裁由来已久。在现存的明清琴谱集中,属于该体裁的琴曲仅有《神人畅》《南风畅》两曲(这两曲《西麓堂琴统》均有收录),且《神人畅》一曲更是仅见于《西麓堂琴统》。历史上只记载曲名却无曲谱的琴曲,如“嵇康四弄”中《长侧》《短侧》两曲,在此书中亦有收录。此外,东汉蔡邕《琴操》亦记有琴曲“十二操”“九引”“诗歌五首”以及“河间杂歌”数曲,如《越裳操》《岐山操》,《西麓堂琴统》亦有收录。再者,《又广陵散谱》更是明初朱权《神奇秘谱·广陵散》解题所讲的“然广陵散曲,世有二谱”的有力实证。

综上,《西麓堂琴统》不仅是明代收录琴曲最多的琴谱集,同时也是明代各琴谱集中价值最高的,其收录的许多琴曲从体裁或音乐特点来分析都可以追溯到汉魏六朝时期,对于研究汉魏六朝以来琴曲创作的艺术规律具有深刻的意义。再者,其所收录的琴调是明清以来最为全面的,且均有相应的琴谱记载。《西麓堂琴统》的存在为今人在古琴的琴曲创作、传承等方面展示了现实的案例,具有重要的启示、鉴定作用。

注释:

①[元]陈敏子《琴律发微·旧谱诸调名》一文整理外调共三十五种,除去重复,实有二十七种。

②首次出现的18种调式除去相同调式和正调调式,加上3种《西麓堂琴统》中见于前谱的调意,即“蕤宾意”“姑洗意”“凄凉意”

③[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1998年重印本,第822页。

④吉联抗辑:《古乐书佚文辑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⑤[晋]嵇康所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曲的合称。

猜你喜欢
神人广陵散琴曲
夜的钢琴曲(六)
一曲低语诉衷肠
趣趣相连赏古曲
绝版的竹林之二 嵇康的广陵散
GET,神人神技能,宁神又提气
简论嵇康与《广陵散》
什么样的《广陵散》,什么样的嵇康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