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到今年,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目标有望在年底实现。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着手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情况检查验收的工作。在此形势下,业界的经验总结和学界的观察思考已经成为近期传媒人的话题榜中最显眼的部分。有学者将现阶段概括为媒体融合转型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新兴主流媒体打造进入攻坚区。笔者认为,是时候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果做全面评估和检视,并前瞻性地思考初步建成融媒体中心的县市区,下一步应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思考县级融媒体中心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看。
就微观方面说,完成基本资源配置与整合的融媒体中心如何做好内部运行的提质增效工作已经成为各地融媒体中心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多位业界人士注意到,各地融媒体中心建设初期,因为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包括广播、电视和报纸在内的传统意义上不同形态的媒体机构被捏合到一起,设想的运营逻辑是所谓“一云多屏”或是“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以“中央厨房”的形式完成从策划到传播高效率流程化的生产链条。但是,在实际运营阶段,不同终端、不同形态的内容呈现方式与内容生产者的技能储备、时间和精力分配、传播渠道的有效匹配等方面都有难以协调的矛盾,而中心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而难以转化为内容传播和价值实现的资源。这些矛盾的解决都需要融媒体中心建设无论是运行机制还是技术支撑的进一步迭代升级。
中观层面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与本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深度对接,是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联动的关键。在不同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调研,都会遇到一个终极问题,就是在地方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融媒体中心如何实现从“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换。如果仅仅把中心当做一个媒体机构,以多数县域经济腹地的支撑能力,都难以通过媒体运营的逻辑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融入服务功能,为当地群众服务,提供公众生活需求的信息入口;为当地政府服务,成为政府与百姓信息传递的桥梁;为主流价值传播服务,在重大事件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这些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宏观方面说,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超越区域性的信息孤岛,从而在国家治理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设计其顶层框架,已经成为下一步媒体融合国家战略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各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因为辐射区域的限制,无论是内容生产的原材料——新闻信息源,还是内容传播的影响力——可以辐射的受众,都显得极为局促,相应地,在一个县域融媒体中心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原创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无论是资源配置效率还是人才价值发挥空间都不是一个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价值提升需要在国家战略层面有大融合的框架和资源配置方案,使得各地融媒体中心的碎片化价值(包括数据、用户、舆论引导、社会治理等)在更开阔的平台上实现聚合,从而让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一“打通新闻舆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信息末梢神经”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战略目标深度对接。
总之,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是时候考虑其迭代升级了,无论是微观、中观,还是在宏观意义上,做这样思考和前瞻性布局的时机都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