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内容全息开放,维度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入,用户信息需求也更加多元,媒体专业价值表现为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供优质内容,为用户进行导向确立、价值确认,并让用户在情感上获得释放、产生共鸣。本文试图从媒体专业价值视角,观察审视主流媒体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思考如何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筑牢专业壁垒,坚守专业价值,进而把握媒体发展规律。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传播或曰沟通管理乃是核心问题之一。[1]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责。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所以,新闻记者必须要真正走进风暴中心。这次战“疫”报道,记者既是记录者,也是“疫”中人,每一次执行外采任务都是一次感染病毒的“冒险”。湖北台有30 多位记者因接触患者或采访后出现发热症状被隔离。随之,来自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大量记者与全国援鄂医务人员同步,奔赴湖北,展开一线报道。在武汉有445 名记者与当地媒体人并肩作战,制作新闻作品50 多万件,收集报送民生诉求2 万多条。[2]记者深入方舱、重症病房等最危险的“红区”,记录着这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体现出很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一线,媒体几乎投入全部采制力量,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各地的患者救治情况和疫情防控措施。
近年来,主流媒体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方面,强化自身资源整合,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加快主力军向主阵地挺进步伐,把重心转移到互联网上;另一方面,积极与商业平台合作,整合渠道资源,扩大覆盖人群,提升媒体整体竞争力和舆论影响力。疫情期间特殊的传播环境,则放大了主流媒体全媒体立体传播的声势和效果。
第一,主流媒体创办的客户端、网站等自主平台获得空前关注。随着“中央厨房”生产机制的高效运行和移动优先战略的推进,人民日报、央视频、长江云、闪电新闻等客户端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H5、VR、短视频、直播等新形态、新手段得到广泛运用,有效丰富了媒体表现形式,提升了议题设置能力。如央视频客户端推出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慢直播,全程客观呈现医院建设过程,迅速引发关注,网友好评如潮。
第二,主流媒体传统渠道的关注度逆势上扬。报纸调整版面,电视全新编排,及时推出抗击疫情专栏或特别节目。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联播》大密度及时播发疫情防控新闻,央视新闻频道24 小时聚焦疫情,多家省级卫视开设《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专栏。全国各台电视频道收视率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
第三,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联动,以新媒体账号的方式,构建起覆盖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多家平台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在疫情期间声音嘈杂的舆论环境中,主流媒体确保了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搭建起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一,把握时机,强势发声,起到一锤定音、稳定人心的作用。自2020 年1 月23 日武汉封城至今,主流媒体新闻宣传表现出清晰的传播重点和节奏。疫情前期,网上传言四起,病毒是否会“人传人”尚无定论,关键时刻主流媒体发布钟南山院士等权威专家采访,给出确切结论,让公众认识到疫情严重性,起到紧急动员作用。疫情暴发期,从武汉到全国各地感染病例数据不断攀升,抗疫形势严峻,党中央连续作出部署,媒体迅速报道解读,统一公众认识,凝聚起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疫情平缓期,各主流媒体既关注疫情防控,防止麻痹大意,又聚焦复工复产,传播复工经验。
第二,把握力度,注重效果,及时粉碎谣言,正向引导舆论。疫情暴发后,公众的焦虑、恐慌情绪自然投射到社交媒体,针对地方政府的救治措施、武汉红十字会的物资调配、口罩等防护物资短缺等,形成此起彼伏的舆情热点。这些负面情绪如不能及时疏导,会酿成更大危害。主流媒体通过实地调查,回应社会热点,纠正信息偏差,起到了正向引领作用。如央视新闻频道对“一问三不知”地方官员的曝光,对武汉红十字会在捐赠物资调配中存在问题的探访,一经播出,便引发强烈关注。此类舆论监督报道没有用力过猛,也没有轻轻带过,较好地把握了力度和分寸,既尊重公众知情权,又促进问题解决。
主流媒体从业者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在疫情防控中提供了高品质内容,担当起媒体的职责使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少数媒体在新闻角度选择、舆论热点回应、舆情预测应对等多方面暴露出专业水平欠缺的问题与短板。
主流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承担着危机预警的职责。如果疫情暴发前媒体能够及时预警,可提醒政府、公众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将疫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强调媒体的危机预警并非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苛责,而是提醒主流媒体应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意识和新闻敏感,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此外,主流媒体在回应舆情热点、引导舆论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危机事件中,互联网不仅改变了舆论格局,还暴露、传播、放大了各种风险要素,重构利益关系与价值秩序,从而加剧了具体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互联网不只是呈现者,更是危机的深度构建者。[3]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隔离再叠加“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状,极大加剧了信息混乱、声音嘈杂,致使舆论热点风起云涌,意见交锋此起彼伏。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有的媒体被动跟进,但方式生硬、引导不力;有的媒体对热点把握不准、盲目发声,引起负面舆情。
语态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即新闻报道者采用什么样的语气、态度和方式来报道新闻;角度是新闻报道者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两者恰当运用往往能成就一件优秀新闻作品。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社会神经更为敏感、挑剔,主流媒体在新闻语态、角度选择上应慎之又慎。某报《歪歪扭扭7 字遗书让人泪奔》配图照片中被忽略的内容,某网官微《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中女护士含泪集体剃光头的画面,都给人生硬拔高或刻意煽情的感觉,引发负面舆情。如何去掉报道中的“宣传味”,这正是考验记者“脑力”“笔力”的地方,既要把握正能量引导舆论,又要善用小情怀感动人心。
疫情防控对于媒体人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在主流媒体、商业媒体及自媒体之间,在不同层级的主流媒体之间,竞争在发稿的速度、质量、数量及影响力传播力等多个维度上展开。然而,有的媒体在发稿速度和数量的竞逐中,丧失专业规范,甚至触及专业底线。如某报“头条号”刊发报道中出现这样违背常识的句子:“出生不到20 天的双胞胎儿子……稚气地问:‘妈妈干吗去了?’”这篇报道一经发出便受到网友的冷嘲热讽,尽管媒体及时声明道歉,但负面影响已然形成。疫情期间,在主流媒体创办的客户端和新媒体账号中,失实报道扎堆出现,暴露出专业素养不高、人力投入不足、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
尽管主流媒体仍是当下优质内容生产的主要专业力量,但必须看到其专业性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疫情发生后,海量信息汇聚到社交平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的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社交平台聚合起自媒体的巨大力量,表现出旺盛的传播力。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唯有筑牢专业壁垒,坚守专业价值,探索专业规律,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才能赢得未来。
第一,不断提升专业水准。之所以专业边界被轻易打破,是因为输出内容简单,专业标准不高,可替代性强。其实,越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之时,越需要专业报道一锤定音。比如美国《纽约时报》以深度调查赢得“报中报”之美誉。其关于“城市财政危机”的报道,前后持续15 年之久,内容覆盖了“城市财政危机”冲击下的管理机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城市建设等纽约市的各行各业。危机受害者能从报道中产生共鸣,城市管理者将报道视作翔实的调研,全球研究者同样将报道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4]因此,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主流媒体应在各种专业力量的博弈中争夺传播高地,做“媒体中的媒体”。有一种论调值得警惕,就是认为“内容为王”观点已经过时,而主流媒体入驻商业平台更是无奈之举,所谓多元分发是在“为他人作嫁衣”。事实上,原创内容仍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放弃原创等于自废武功。主流媒体要赢得发展的主动,当务之急是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培养研究型专家型记者、主持人和评论员。
第二,用好用户生产内容。在疫情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已大量采用来自重症医生、护士、志愿者和普通网友的自媒体素材,有的甚至成为新闻报道中关键内容。随着技术便捷化和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UGC(即用户生产内容)将更加常态化,用户作为学者眼中的“专业余者”,正在“成为有品质保障的新闻内容生产的重要力量”[5]。主流媒体应加快内容生产的流程再造,将UGC 纳入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主流媒体丰富视野、校正信息的“新能源”。
第一,守望公平正义。主流媒体在专业价值上表现为追求信息生产的专业品质与新闻传播的公共价值,并以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角色,拥有官方认可的新闻采编资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自媒体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公共利益,绝不代表任何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唯其如此,它才具备公信力和权威性。”[6]无论在危机之中还是在承平岁月,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舆论引导上都要从公众利益出发,传递政府声音,表达民众诉求。秉持公平正义立场是化解矛盾分歧的不二法门,也是巩固媒体公信力的底层逻辑。
第二,守住专业底线。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疫情期间的每一条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产生,对主流媒体来说都是一次血的教训。当然,面对自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记者甄别信息、挖掘事实、获取真相的难度的确大大增加,但这不是产生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翻转新闻”的借口。主流媒体需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补齐短板。一方面,对海量信息的筛选、求证、核实已经成为媒体必备的专业能力,警惕流量陷阱,不盲目追求发稿速度、数量,规范流程,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件作品经得住时间检验;另一方面,切实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坚守新闻理想,保持质疑精神,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扎实的作品赢得用户尊重。
第三,守牢内容和经营“两分开”的红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主流媒体都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但少数媒体打着经营创新的幌子,将内容、经营混为一谈,这是极其危险的。“内容与经营,仍然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无论媒体未来的内容生产模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生产,仍然需要警惕经济利益的绑架。这仍是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底线,也是媒体品牌的核心支撑。”[7]
第一,突破社交化软肋。在移动优先理念的指引下,主流媒体大都已完成移动渠道的搭建,并调整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起以新媒体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运行机制。疫情期间,主流媒体是权威信息主要发布者,而社交平台则是信息“放大器”,主流媒体所创办的客户端普遍存在社交功能不强、用户黏度不够的短板。究其原因,主流媒体仍受单向传播思维影响,未能彻底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更为关键的是没有理解、把握传播规律的深刻变化。今后,主流媒体要在强化用户思维、研究用户需求、探索交互规律方面下功夫,真正在移动互联网上扎下根。
第二,抢占视频化“风口”。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获得井喷式爆发,而电视媒体却没有在短视频领域赢得一席之地。这说明主流媒体没有看透短视频背后的社交属性和产品特质,短视频和电视短片有本质区别,是一种有着独特“语法”和规则的全新表达形式。目前,主流媒体正在积极谋求改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 年11 月推出的央视频客户端,致力于打造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展现出高速发展势头,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初露锋芒。闪电新闻等多家广电媒体的客户端也把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探索方向。
第三,把握智能化未来。未来媒体应当是一个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深度服务为延伸、多个终端为平台、业态创新为重点的全新的开放、共享、智能化的生态系统。[8]媒体智能化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必须将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果运用到融合实践。主流媒体既要强化自身人才和技术储备,又要同技术先进的商业平台公司合作,从而在媒体智能化进程中赢得先机。
疫情终将过去,主流媒体要积极面向未来,数字化、信息化正为其带来难得机遇。当下,“国家正在通过一种总体性的技术规划,将传播力量纳入社会治理的范畴之内,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解决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所以,主流媒体要在全新维度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不仅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专业主体,而且要与网络安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社会责任深度耦合,其专业价值范围将更加宏阔、内涵将更为丰富。只有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在智慧全媒体时代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
注释:
[1][3]胡百精.互联网、公共危机与社会认同[J].山东社会科学,2016(4).
[2]中国记协.中央指导组与抗疫一线记者座谈:你们是战士[EB/OL].[2020-03-28]. https://mp.weixin.qq.com/s/K6WzbRucUgo02H36IQcB7Q.
[4]钱入深.《纽约时报》是如何策划新闻报道的——以“纽约城市财政危机”为例[J].新闻知识,2019(5).
[5]曾祥敏,曹楚.专业媒体新闻内容生产创新实践[J].现代传播,2015(11).
[6]罗建华.“掌媒时代”的媒体专业坚守[J].中国记者,2012(11).
[7]彭兰.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J].现代传播,2018(5).
[8]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J].现代传播,2017(6).
[9]张磊,张英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邳州经验[J].新闻与写作,2019(5).